674 大明的腿足够粗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74 大明的腿足够粗 (2 / 5)
        如今的崇祯皇帝,那也是有钱有底气的,发现这个电话机实在太便捷了之后,大笔一挥,就是花再多的钱,也要把电话线拉到主要的城镇去,比如南京等地。

        不得不说,这会很花钱。

        但是,就京师到南京,不是看京师到南京要花架设多少长的电话线,而是把这个分开,先是京师到保定府、河间府、顺德府、大名府这样下去,那成本,或者说拉线的压力就一下小了很多。

        对于北方来说,拉线最大的困难是如何通过宽阔的河流。

        有桥的还好,可以拉线从桥上过;但是没有桥,而要靠摆渡的,那就是一个要克服的难点了。

        而对于南方来说,高山峻岭就是一个难点,河流湖泊之类更多。沿着道路拉电话线是一个选择,但是会多花很多的线。

        总之,拉线这个活,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还有雨雪天气,涝灾等等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张明伟基本上都不去操心。既然成立了专门的电话股份集团,自然就由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去找他。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制作电话机和拉线这两块内容,并不包括在电话股份集团内。又另外成立了两个公司进行运营。

        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是,张明伟带徒弟方式带出来的两个试验小组,分别改名为研究院,在其公司持股,所得股份不得变卖,分红用于研究院的福利以及进一步的科研。

        而这些研究院的人员,领头的几个,在朝中是有官职的,同时受工部下面的科技司主管。

        这种模式,同样在张明伟之前的几个发明中都有。比如,蒸汽机、纺纱机等等。

        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有改进的空间。

        对于张明伟来说,他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每个事情都去参与。起了一个头之后,给他们指明方向,剩下的,就得让他们去花精力去改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