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 世界第一先进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87 世界第一先进 (3 / 4)
        此时,说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便顺口问道:“听说先生要改进下炼铁方面的方法?”

        张明伟做什么事情,他当然都是知道的。

        “对的,现在已经有了基础,可以对质量可以进一步的要求,就打算改进下炼铁这块!”张明伟听了,点点头回答道。

        不得不说,宋应星绝对是明末最为宝贵的人才。他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了《天工开物》一书,哪怕之前连年战乱,各地成为一片废墟,很多东西都失传了。但是,有宋应星在,这些东西就都没有失传的可能。

        在明末这个时候,大明的炼铁工艺,其实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天工开物》中就有明确记载钢铁冶炼流程,已经是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

        这个生产流程就是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铁。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种连续生产的工艺,已初步具备组合化生产的系统思想,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能耗。

        特别是《天工开物》里面描述的炒铁炉,欧洲那边还要晚一个多世纪,也就是在十八世纪的下半个世纪才发明出来,就是搅炼炉。

        有宋应星在,并且京师这边并没有被李自成攻陷,相关数量的工匠也都在。因此,之前的时候,张明伟都没有特意关注过炼铁这块。只要朝廷有钱有人,这钢铁产量就能源源不断地产出。

        崇祯年间,有记载的钢铁产量,就只是佛山一地,就已经实现单炉六千斤的规模,并且还是全面普及,这样的超大铁炉有数十组,年产超过三万吨。

        京师这边,京畿之地就有铁矿,并且是京师所在,朝廷需求大。因此,这钢铁产量自然是远超佛山了。

        不过有一点很意外的是,佛山的钢铁质量是全国有名的,北方这边的钢铁质量远远比不过。

        对此,这个时代的人都不清楚,还以为是那边工匠的技艺更精湛的原因。包括宋应星在内,也是如此认为。

        但是,张明伟却很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而他要改进的,就是针对这个原因进行改进下,提高北方钢铁的质量,不管是造枪还是造炮,就都能事半功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