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 掌控舆论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73 掌控舆论 (2 / 4)
        当然了,这里所谓的百姓,其实和普通百姓无关,都是官宦相关,有地位的那些人。

        陈圆圆这边,在奏报到京师的时候,她也收到了张明伟的书信,让她特别准备《明报》的特有关孔家专刊。

        于是,在三法司会审孔家大案开始之前,《明报》的孔家大案专刊便印发了出来。

        这第一期的内容,只是对孔家大案进行了事件经过的普通描述,以及即将到来的三法司会审,还附上了京师这边对于这起案件的各种观点评论。

        最终,在末尾的时候,用大字写明:本报持续关注此案进展,第一时间报道审案细节,敬请期待。

        此时,《明报》分社除了扬州之外,已经在两京十三省除云南、贵州之外的省会都有分社。并且动用了八百里加急的传递机制,把最新的《明报》特别版发往全国各地。

        等到张明伟回京的时候,大明朝全国各地,不管大江南北,都是同一个话题:孔家之案的真相如何?

        除了京师以外其他地方的消息来源,就只能依赖于《明报》。因为《明报》不但消息最为详实,同时也是传递消息最快的。毕竟能动用八百里加急来传递的,是很少人有这个能量的。

        一时之间,《明报》特别专刊,在全国各地,都是一报难求。

        不知不觉间,大明舆论,就掌握在了《明报》手中。

        ………………

        骑军回到京师继续休整,回头要准备去山海关报到,面对强敌建虏。

        而张明伟,则是第一时间被崇祯皇帝召进了皇宫中。

        “先生此策甚妙啊!”崇祯皇帝一见到张明伟,便笑着说道,“自从三法司审讯开始,京师有关孔家之案的风向便开始变了。”

        张明伟听了,微微一笑,这是明摆的事情。

        王二彪不愧是个人才,不管他是用什么手段,总之,他提供的口供,证据等等,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证明孔家的那些破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