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文会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文会 (1 / 2)
        凌云楼是京城中文人才子们的聚集地。

        每隔半月,便有一次大型文会。

        常有富豪商贾出重彩给凌云楼举办活动,届时文人才子竞相相争,倒不是为了那不菲的彩头,而是因为凌云楼有一个规矩。

        每当有人出题,文采第一者皆可将其大名以及他的诗词文章展示于凌云楼前的留芳亭中一月,供人鉴赏品评,并且还享受凌云楼终身高级VIP服务。

        也就是,你只要夺得第一,日后进出凌云楼便不再需要缴纳会费,并且你的亲朋好友凭着你们的名帖也可以直接进入凌云楼享受同等vip服务。

        更厉害的是,高级会员本人还享受凌云楼免费提供的三次举行文会活动的机会,不限时间、地点、人数,所有费用一律皆由凌云楼承担。

        这对文人才子们来,是一个不的诱惑。

        别看凌云楼的消费门槛挺高,但这对文人才子们来,绝对是一个出人投地的好机会。

        因为你的作品一旦被挂在了留芳亭,不定就会有人看上你的文章,从而被书肆录进最新一期的名人佳作中去,届时会在整个京城售卖,乃至全国各地,并且还能收到一笔不的出版费。

        名利双收的好事,在别处可能难以实现,但在凌云楼,绝对是个梦想的孵化基地。

        只要你有才,一切皆有可能。

        如今的国子监祭酒冯尧冯大人,便是出自凌云楼。

        当年他一篇文章惊才绝艳,甚至惊动了整个翰林院,后来由老秦国公举荐,去太学院破格做了一名学正。

        他是本朝唯一一个没有经过科考而直接踏入官场的人,甚至孙太傅都对他的文采赞赏有加。

        而他也不负秦国公厚望,从学正一路升到了祭酒一职,成为本朝最年轻的祭酒。

        每逢秋闱之际,他必亲自为学生授课,在一众官寮和学生里亦是深受好评。

        如今二十年过去,他的文章还被保留在凌云楼里,甚至被当成了励志的典范,成了文人才子们进凌云楼里的必读文章之一。

        魏千紫和丹阳公主今日换了一身儒雅的文士装扮,方巾裹发,长衫飘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