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宝藏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传:宝藏 (3 / 4)
        虽说有人得到关于两人比武的消息,但那仅仅是一点点,至于他们什么时候比,在哪比都不得而知,于是那些人便如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而他们的行为又让其他不知情的人盯上了。于是武林中一次大规模的搜索开始了,但到底在找什么,不知情的却是众说纷纭。

        有的说东瀛有间谍潜入中原;有的说曾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张士诚以及陈友谅的后人准备起兵;更有甚者说蒙古人企图复国。事情闹到最后,就连皇帝都惊动了。

        朱棣心中最怕就是他的帝位不保,所以朝中的传言最离谱:说是秦始皇在位时,一面派徐福求仙丹,一面命人搜集大量的金银珠宝以防六国余党。这个藏宝地点只有大公子扶苏知道,是以他接到赐死的圣旨,就知道这不是始皇下的。但又觉得这样的一个国家不值得救,于是带同这个秘密一齐长眠地下,一直到汉武帝时期。

        当时汉朝已至鼎盛时期,那时的刘彻也开始四处寻找不死药,同时也发现了这个宝藏。不过武帝觉得大汉朝的财富更胜于大秦,所以他不但没有取出宝藏,相反还放了许多进去。这个秘密同样只有武帝与太子知道,不过在经历了巫蛊事件后,武帝心灰意冷,于是这秘密又静静地躺了很多年。

        一直到武则天建立的大周王朝,这武则天深知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亦私藏了一批宝藏以便李唐后人复国时用,在寻找藏宝地的时候,那个宝藏有一次被发现了,并加入了更多的财富。这次武则天将秘密告诉了太平公主,可是年老的武则天却把皇位还给了李家。精明的太平公主也看出,武家自武则天后便在无能人,于是便把这个秘密藏在心中。

        一直到李隆基与她一同商议发动兵变,太平公主这才不经意间提到一些关于宝藏的只言片语。但李隆基是何等聪明,就从这零星的信息中,他也找到了宝藏。后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因为权力与利益,再次发生争斗。当时两人的实力是旗鼓相当,也就是说谁先取得宝藏,谁就取得天下。

        可是这一次,料敌于先的李隆基却没有任何动作,他的属下告诉他太平公主已派人去起宝藏了。可他却一点也不担心,反而天天饮酒作了,还说什么宝藏是子虚乌有,是太平公主因为惧怕他而散布的谣言。这下可急坏了他的属下,即使他们对这位太子的能力十分相信,但也不禁为他的处境捏一把汗。

        而当太平公主的人取出宝藏时,他连夜发动兵变。此时太平公主刚得到宝藏难出来的消息,正沉浸在当女皇的喜悦中,根本没想到李隆基有这一手。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太平公主的人都远在异地,手中无兵的她最终败下阵来。

        后来这批宝藏有一小部分用作经济发展,其他的又被李隆基收到另一个地方。安史之乱来的太突然了,李隆基还没反应过来,藏宝地已是安禄山的地盘。在逃亡蜀中的时候便想,自己还都后一定要用这批宝藏复兴大唐。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回到皇宫时自己便被追风为太上皇并被孤立起来。于是一气之下的李隆基便把这个秘密带入墓穴。

        现如今永乐听到的谣言是:那些宝藏又重现天下,而张士诚、陈友谅的后人,蒙古人以及建文旧部都得到了宝藏的线索,现在各方势力都是加紧寻找宝藏企图复国。这样的消息一传入永乐的耳中,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忙派人四下明查暗访。但找了许久,依然没有任何踪迹。

        因为根本什么都没有。

        到底有多少宝藏?没人想过。到底有没有宝藏?也没人想过。人们总是在寻找,找那些不知是属于谁的东西。

        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好,得不到的东西总是能吸引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