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区域经理(上) (1 / 3)
回到酒店后,李先平疲惫的往床上一躺,这一天是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博弈,如果不是每天坚持看书,他相信自己绝对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此时,李先平才体会到郭总对他的成长指导多么的重要,也真正理解了“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的道理。
打开窗户,把夕阳光辉请进房间,山子还是没有从兴奋中回过神来,特别是余总最后一个承诺“只要郭总同意了你的方案,明天就可以给我安排送20大桶特种油、200中桶机油和100件小包装。”这无疑是一批大订单,只送货提成他也能拿不少,眼看就要到月初发工资的日子了,他的小算盘也打的哗哗响。
看着躺在床上紧闭着双眼的李先平,山子是由衷的佩服,一个到公司才十来天的新人,一个十三天前还啥都不懂的新人,到今天与大客户侃侃而谈,有条不紊,最后还取得了如此大的成果,这是运气可以补足的成就吗?这样的成长速度,当真是令人敬佩。
躺在床上紧闭双眼慢慢放松精神的李先平,此时心里想的却是如何让郭总同意自己的方案。通过快半个月的工作和学习,他也渐渐看明白郭总的公司和思维格局,太局限在做小生意的范围内了,没有正规大公司的气象和氛围。郭总的人生阅历、经商和育人之道,都是他由衷钦佩的,但作为公司决策人,李先平还没有从他身上看到正规化公司运营的管理手段。只看表面公司的做法就是小老板做生意,不像书本上所写的那样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那么郭总是顺势而为,还是思想格局就只是如此呢?
假设一:郭总的思维格局只是定位在商贩,那我该如何用学到的书本知识说服他?
假设二:郭总的格局很大,只是迫于无奈,才顺势而为,我该如何说服他?
还有,我提的方案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可执行性有多大?还有没有考虑不到却影响整个事件的因素在内?
一个个疑问冲刺着李先平的大脑,让他心里忐忑不安。毕竟拿下订单,关系着他的收入提高很多,他心里自私的欲望,蛊惑着他想尽办法要说服郭总同意。
内心纠结了很久,根本睡不着的他,还是利索的坐了起来,习惯性的找到笔记本和笔,把与余总洽谈的内容,一条一条记录下来,以备整理好思路,给郭总汇报工作。
“你好,郭总,我是小李!”电话接通后,李先平热切的说到。
“哦,小李啊,在余总那边还是回酒店了?”郭总似乎并没有抱多大成功的希望,只是随口问道。
“我和山子已经回酒店了,有些事情向你汇报和请示一下。”李先平还是带着殷切的期望说到。
郭总:“什么事?是余总那边的事情吗?你们谈的怎么样?”
“是的,经过几个小时的洽谈,我也掌握了关键问题所在,只是在没有和你商量的前提下,我却把自己想到的方案给提了出来。”此时,李先平有些紧张了,私自做主是每位老板都不喜欢的员工。首先,虽然只是提了方案,可是在客户心里接受的情况下,会默认为是老板同意授权的,这事如果不解释清楚,有很大的越权嫌疑;其次,如果老板不同意,客户会认为公司在忽悠他,最少也会认定你李先平做不得主,和我谈什么解决方案,从而导致事情更复杂。
郭总:“什么方案?”
郭总没有直接问“问题的关键在哪”,反而直接问方案,这就说明这边的问题郭总心里明镜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