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闯关 (1 / 2)
此时,大家看向他的目光,有的是认可、有的是不屑、有的莫不关已,还有二人更是面带戏虐。
众人的表情,都被他那扫视的目光尽收眼底,也都在预料之中。此时他非常感谢自己这二天的临阵磨枪,在周五那天与钱董、湛媛沟通交流时,小湛不经意间提到过,对钱董之前在公司承诺的担心时,他就设想到今天的场景,所以这二天他一直找寻和,有关如何做好总经理的书籍,更是在一本《总经理必备心理素质》一书中,真正学到“气场”这个概念和意义。
“我的人事信息,相信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有所耳闻,甚至了如指掌,这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我暴露在你们前面的缺点,相信大家会给我很好的改正建议,让我很快的补充这块短板!”这里那么多人,他只需要在意三个人的看法,钱董是其一,另外二位就是,有着竞争上位心思的老业务员。所以有得以后被动应对,不如今天先发制人,免得以后被拿来说事。
果然,话音刚落,就有一个质疑声音响起:“李总不懂专业知识,怎么带我们做业务呢?总不能等到李总,把专业知识学好了,我们才开始工作吧?”
这段针锋相对的话,让会议室里更加的安静起来,也许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也许有人等着看笑话、也许是大家真的很担心,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又再次集中到他身上,包括钱董和湛媛在内。
抬头看了一眼说话之人,此人名叫陈文林,跟随钱总也有二年时间了,是公司业绩最佳的三人之一,个头不高、胖胖的、圆脸、寸头、大眼睛,说话抑扬顿挫。可能是因为李先平的身份已经定位,当他们眼光相碰后,不由得低下头去。
这些人的资料,他李先平这二天可都全部阅览过,每个人的基本情况,算是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而这陈文林本就是个刺头,上一任在位时,他也是不服不愤的,在公司里的人缘很是一般,又仗着自己业绩突出,钱董对他颇为看重,所以一直居功自傲,眼睛长到了头顶上。
看到陈文林把头低下去,李先平笑笑道:“这位同事问的好,不懂专业知识,该如何带领大家做市场开拓?我相信这也是在座很多同事的,共同问题吧?”
扫视了一圈,看到大家要么看着自己、要么无聊的把玩着手中的笔,期待者有之、漠视者有之、更不乏有看好戏的心态者。但对于他的寻问,却没有一人接过话茬,于是便接着道:“咱们做销售的,如同上阵打丈的士兵;咱们的销售团队,也如同一支部队。每支部队都有它的灵魂和灵魂人物;一支部队的灵魂是它的信仰、它表现出来的战斗状态;而一支部队里的灵魂人物,是整支部队的精神支柱,是信仰的传道者,而他本人一定是位智者、上位者;三国时,诸葛亮指挥千军万马,战枭雄曹操,斗江东孙权,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谁曾见过他拿过刀枪、杀过一人?革命战争时,井冈山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十年内战、八年抗日战,又四年定鼎乾坤,可有记载过***枪杀无数敌人?”
听到这般豪言壮语,大家第三次将目光集中在他身上,疑惑者有之、嘲笑者有之,还有钱董的点头赞同。
“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我们是团队,是一支时刻处于战斗中的部队,我们不紧需要勇猛杀敌的战士,更需要一位战斗指挥者、一位带领团队取得胜利的智者!”
此番言论,话音刚落,会议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的表情不再是索然无味,更多的是兴奋、是认可,钱董更是不住的点头赞同。
随着李先平声音的再次响起,掌声渐渐止息。“刚才陈兄弟问我:不懂专业知识怎么带领大家做业务?在这里,我正式回复他,也是回答大家:我暂时不懂,可你们是专业的;我所掌握的市场运营能力,加上你们的专业知识,正是我们这个团队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基础;是我们可以从零开始,培养战斗默契度最佳时期;也正是我们凝聚团队灵魂的最佳条件。试问天时在我们、人和在我们,大家难道没有信心取得更优业绩?”而随着这一段激情高昂的言论结束,掌声再一次热烈响起。
好一会后,又有人问道:“李总刚才说的我非常认同,专业知识更是可以慢慢学习,那你对电动车行情了解吗?”
问出此话的,是二位不服者的另一位,张友军,他的资料给李先平的印象是务实、现实。现在看到高高瘦瘦的本人,长脸大眼间下额,说话更是字正腔圆,正好印证了李先平的猜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