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第四章 楔子(四)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楔子 第四章 楔子(四) (1 / 3)
        \t隋远城,作为大渝西南地界最大的城池,坐北朝南建立,属于大渝南部三州之一的永州。虽然城池巨大而且固若金汤,但是永州的州府却不是设置在此处,反而是设立在了距离隋远城北方一百里外的柳城。

        之所以将州府设在较小的柳城,而不是这里,也是经由大渝朝廷仔细考究过后的决定。一来隋远城这里是边城,靠近前线,说不准什么时候南边的蛮子就打来了;再来隋远城又有霓大将军亲自坐镇,大将军威名在大渝国内老少皆知,身边有着一位大渝战神共事,任谁都会感到不自在,自然而然的就没有人愿意自讨没趣,来此地触这个霉头。

        大将军府位于隋远城版图的东北部,处于连贯东德门与西宣门的镇远街上,临近洒金桥,而背后正好是清河。

        清河是鲤澜江的一条分支,而鲤澜江则是大渝境内的第二长的大江。清河的源头在隋远城西南方向的泥巫山。

        从泥巫山发迹,自西向东流向隋远城。经过了隋远城的西北城角,却从北城墙中段下面穿过,流经了隋远城的东北地界,自东城墙的东德门北两里处穿涌而出,向东一直奔流而去,直至在越州与鲤澜江汇合。

        河流不算太宽,在城内最宽处也不过十丈许。河水却是十分的清澈,不过,即使是这样,也不足以看见清河的河底。

        将军府门前的结构十分简单,只有两个高一丈八的石狮子矗立着,再没有多余的修饰。由于今天是霓二公子的大婚之日,这两只石狮子也有幸挂上了红彩,当然,这只是将军府内某个人儿的杰作罢了。

        将军府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是为前后二厅。前厅为政事厅,主要是各级军职人员的办公的所在地,大小厅合计一百一十余间,最大的一间则为议事堂,顾名思义,是大将军与各将领集体议事的地方。而后厅则是将军府中的日常生活场所,主要是公子小姐以及府内仆人的日常所在。

        在后厅的东部,有着一座莲花清湖,占据了后厅极大的位置。既然将军府在地理位置上背临清河,自然就会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因此便命人从清河中引水进来建做了这座内湖。

        清湖周边假山无数,皆是又巨石堆积而成。在清湖的中心有着一座八角亭,面积不大,内径两丈不到。亭盖采用的是大渝特制的香山琉璃瓦,相比于其它色泽艳丽的琉璃瓦,香山的琉璃瓦则要显得淡雅很多,到是与湖中这片莲花显得相得益彰。

        湖心亭上有块牌匾,乃是采用的上好的楠木,上面写着两字——清心。字迹苍劲有力,入木三分,笔法上已经不输给大渝的几位国手。这两个字乃是霓大将军的手笔,这座湖心亭建于十年前,这字也是在那个时候写的。

        十年前的时候,大公子霓焱还在军中初露峥嵘,二公子霓铭还是领着两个四五岁的弟弟妹妹到处闯祸的少年,将军夫人也还未辞世,将军府中一家人其乐融融,让人羡慕不已。虽说那时候与南蛮的交战打得正烈,但是每次交战大将军总能凯旋,回到府中,坐在这湖心亭中与孩子们玩耍。

        大将军在军中向来是不苟言笑,浑身的霸气显露无遗,在沙场上更是所向披靡的战神,可是当回到后厅,回到这座湖心亭,他便只是一个女人的丈夫,只是四个孩子的父亲。

        湖心亭与岸仅仅边通过一座水上长廊相连,长廊长十丈许,宽八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修饰,只是单纯由长木板搭接而成,架立在这清湖之上,连栏杆都不曾设立,最适合在夏天里坐在上面,光着脚丫子在湖水中拍打。

        今天在这清湖显得十分的安静,周围并没有什么人来动。虽然今天是霓二公子的大喜之日,但是,婚宴在后厅的西部进行,所有的仆人都赶到那边去帮忙了,而外部的人也是不敢再将军府中随便乱窜,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什么人了。

        五月的莲花才刚刚开放,犹如待字闺中的姑娘一般,尚未成熟,显得有些稚嫩,又还略显羞涩。不过空气中却又夹杂着一丝清香,沁人心脾。

        这时的又有缕缕琴音传来,清澈明净,如同来自深谷幽山,悠悠扬扬,令人心旷神怡。若是只听琴声的话,自然是只觉得悦耳动听,没有任何的异样,。可是细看,却发现清湖中早已掀起一阵阵的波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