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树人(上) (1 / 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树人(上) (1 / 13)
        十月份的天气十分清爽白天二十几度,晚上十度左右。我们打坐运功一个晚上。在这个别墅中过夜格外的惬意。次日清早我们在小野的房间用了早餐。孙老大集合了队伍,我们出准备发了。

        根据那个赵神棍的指示向东寻找,我们也不敢拐弯。我突然想起一部电影的一个片段,到是和那个豆子先生有的一拼。

        要达到的目的地大概有五十公里,走山路五十公里可不是个近路程。我们翻山越岭不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手中拿着复印的照片四处比对着,庐山雾气缭绕,经常可以见到溪水,我们起初觉得行走的路线应该一是直走,可前面的路时不时会出现悬崖峭壁,根本不可能像飞机一样走直线距离。最后我只能有的时候绕行,这一绕行就偏离了方向,我们三兄弟到是不怕艰险,走在那里都一个样,可其他人的行走速度就被拖慢了。

        一路上蚊虫叮咬让我们这支进山的队伍吃尽了苦头,我和我的两位兄弟可以凭着功力抵挡这些小蚊虫的骚扰。队伍的其他人被叮了好多包,他们每天都往身上涂很多的驱蚊虫的药剂,但依旧抱怨没什么驱蚊效果。

        不巧的是进山的第二天晚上下了一场秋雨,道路湿滑难行,时不时就有人跌倒,有些人摔倒受了轻伤,更有严重者摔断了脚,只能被同伴送出大山。我们走的路线已经没有了可供行走的山间小径,使我们前进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没办法我和冬瓜还有小豆芽轮流在小野和山木身边保护他们,免得他不小心在翻山的时候摔死。

        冬瓜到是觉得摔死了他们更好,也不用进山去找了。

        连续前进了三天,我们没有找到对应照片的景色。我想可能是年头多了,树叶和灌木已经把原来的样子都改变了的缘故。我们带的吃的还是够的,唯一是缺少可供饮用的水,在每次遇见水源时,我们都要尽量多装些水。这些水不能直接饮用,别看是山泉水,很有可能水里面有寄生虫。还好我们带了先进的现代设备,有快速过滤的净水装备,又可以用固态酒精块绕开了喝,所以开不是什么问题。

        冬瓜走的有些不耐烦了,就问孙老大:“这可都三天了,怎么还没找到?”

        孙老大也一脸不舒服的表情说道:“我也不太清楚啊,可能快到了吧。大家都仔细找找。”

        以后的连续几天里,我们都处在大山的深处。似乎指南针成为了我们唯一可以信赖的向导。但还是觉得在一定范围内打转。转眼我们寻找了七天了,茂密森林中有几处岩石看上去和照片差不多,但细细比对又排除在外。整个队伍已经进入了疲惫状态。

        我们在一处溪水旁宿营。孙老大说道:“小野君,连续七天的奔走,队伍里面不少人已经体力跟不上了。需要休息一下。我看今天咱们就在这边休整一下吧。”小野也累的不行,只好点头同意。

        晚上我们生起了篝火,大家围坐一团,吃着干粮和肉罐头,这罐头的香味引来了树林中的许多猴子看着我们吃喝,它们只能在树上望梅止渴。我们吃完后把剩余的罐头放进登山包内,干粮扎好袋口避免返潮。照旧晚上守夜的工作还是我们三兄弟,我们三兄弟守夜最大的好处就是睡与醒只限于睁开与闭上眼睛之间。众人都钻进帐篷内休息,我们三兄弟以三角形各自站一个角落,打坐休息。进入深夜的山林格外的静,除了风吹树叶哗啦啦的响声外,就是猫头鹰的叫声。

        今晚月亮很亮,照在我们宿营的地方,犹如给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已经是后半夜两点钟了,我起夜到旁边方便,当我方便完要往回走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宿营地处,有个身影在帐篷边上,翻找一个装有食物的登山包,我垫步拧腰飞身就到了这身影的后面。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只毛茸茸猴子。

        我的动作虽然又轻又快,但落地时踩到地上的树枝,还是发出了声响。这猴子警觉性很高,连头都没回,从登山包中拿出一袋干粮就跑。我随后就追了过去,猴子三步两步就到了最近的一棵树前,将它手中的干粮抛了上去,我随后到了这猴子的后面,用右手抓住了猴子的后脖子。这只猴子是只成年猴子,个头很大,我抓住它的同时,猴子手中的干粮袋也被它抛上去了,上面的猴子接过干粮袋后,带着干粮袋子连续串到别的树上。我的两个兄弟瞬间也到了我的身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