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童年之顽 (1 / 7)
顽劣
刚从寺院里离开的我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没有玄组在我身边,学习一下枯燥了许多,我喜欢把自己安排的妥妥当当的,生活井然有序,按部就班。离开寺院,一下多出好多时间,对于多出来的这些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排,但我知道,我不喜欢在等待中浪费时间。
在寺院的时候,每天都是四点起床练功,回家之后不用那么早就起床了,但生物钟已经习惯了寺院的生活,每天到了四点的时候,即使没人叫我,我也翻滚在床,辗转反侧,没有丝毫的睡意。
从寺院回来的第一天,我起了床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家里一片寂静,父母可没有少林寺修行的经历,他们的生物钟不允许他们在天不亮之前就起床,我自己呆呆的,安静的只能听见钟表,无聊,看起了书。
第二天依旧如此,第三天,心烦意乱的我终于受不了了。依旧四点钟起床的我没有再看书,而是带着随身听,悄悄下了楼,出门晨练。
那时候我们家住的是单元楼,住户很多,我实在找不到一块合适的晨练场地,干脆就把晨练改成晨跑了。
空气清新,旭日东升,在朝阳下呼吸清新的空气,一边听着歌,一边舒活筋骨,这对我来说是种享受,从那时候开始,我每天都会晨跑,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可是即使是这样,我那时候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依然是空虚的。
其实,多出来的时间并没有在等待中浪费,小时候的我不是一般的不乖,除了睡觉,不会有“闲”下来的时候,顽劣之程度被妈妈和老师誉为是“五百年都难得一见”,妈妈和老师给我的这个头衔绝非浪得虚名,因为我的存在是最让他俩头疼的。而我对于童年的所有回忆,似乎都来至于自己的这种顽劣,小时候的好奇心再加上无知,让我那时候做什么事都“天不怕地不怕”,从来不考虑危险和后果,好多事情现在想起来都后怕。时至今日我细想起来才发现,原来我的童年是那么的惊心动魄。
小时候上课,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课,在我听来就像睡前的催眠故事,弄的我哈欠连天,昏昏欲睡,其实我不是真的困,只是太无聊了,所以经常趴在课桌上睡觉。
我总是这样,老师一定会给我个教训的,记得有一次,她终于抓住我把柄,果然想教训我。那天上数学课,老师在课堂上讲,我在课堂下又睡着了,她写了一道新学的,或者说还没学的一道题,点名要我上讲台做,是故意仗着这块“盲区”为难我,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丢脸,可是老师不知道,我有预习的习惯,她万万没有想到,那道题正好我前一天晚上看教科书研究过,我想当时除了老师,全班会做的恐怕也就我一个了,可她偏偏就点名要了我来做。我迷迷糊糊的看了一下黑板上的题,暗自得意,然后缓步走上讲台。
老师看我还没完全清醒过来,所以没等我走上讲台,她就在一旁教训我了
“自己以为自己学习好点,就骄傲的不得了,就把尾巴翘天上,不知道虚心,@¥%#……(此处省略n字)”
我没理会老师,当时的我的确还没完全清醒,不过我心里明白,那道题我十拿九稳。上了讲台后,老师还在不停的说教我,她理所应当的认为我不会做,但是,我毫不犹豫的在黑板上“哒哒哒”的写着,这种粉笔触碰黑板的声音,埋没了老师对我的教训声,让她原本到嘴边教训我的话,又咽了回去。为了让她心服口服,我把计算的过程也一步一步的都详细的写了下来。
老师看着我,大跌眼镜,目瞪口呆,无话可说。我把粉笔放回盒子里,不紧不慢的走下来,在经过老师的时候,还故意讥讽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