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剿匪(求月票,求推荐) (1 / 4)
“山东的响马,四川的贼,河南遍地流光锤,陕西野鸡满天飞,小偷小摸是安徽,上海鸭子呱呱叫,杀人放火找东北………………”在街道边上,几个孩童正在围在哪里玩着跳格他们玩耍着,他们一边玩着一边唱着这首歌谣。
山东自古以来就有严重的匪患问题,据史料记载,在万历年间。山东境内107个县,有土匪活动的高达到85个,其中势力较大的土匪,就超过370股,犯案中有“临汾劫银案”、“胶东李氏灭门案”等这种世人尽知的大案。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各方面的问题,各地区几乎都出现了大量的土匪。例如四川土匪、东北土匪、湘西土匪等等,都是比较有名的。然而山东省却滋生了将近20万土匪,属于土匪数量比较多的省份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但凡国家是安宁的太平盛世,基本上就很少出现土匪武装。因为根本没有人愿意做土匪,老百姓们都渴望踏踏实实的生活,根本不会做土匪,换而言之,那就是不存在滋生土匪的条件。此外,如果真出现了土匪武装,朝廷也拥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抽调官军围剿,土匪武装肯定不是官军的对手。但一旦进入民不聊生的乱世,反而会出现大量的土匪。因为百姓们的生活非常艰难,很多人被迫选择开始铤而走险,加入了土匪队伍一求生机。此外,现如今朝廷面临诸多的问题,已经无暇顾及各地的土匪武装。只要土匪武装不攻城杀官,朝廷基本上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几日通过对斥候的情报经行统计后,李駿默估算了一下,在山东省境内,人数超过1000人的土匪武装总计有30股。至于各地那种几百人或者几十人的土匪武装,更是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而土匪中又有流匪与山贼之分,本地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话:山贼好灭,土匪难剿,山贼一般是本地人,土匪的来源确是很复杂。
大明时期朝廷的政策是这样的,因为大量推行“民牧”,就是让老百姓和官府一起养马,明初期在鲁、晋、豫、南北直隶等地设立大量马户,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榜示,“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共养马一匹。”很显然,老百姓们不可能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鬼事情,现在由于官府逼迫很严重——订有应纳马驹数,若不够,养马户须赔偿,搞得一堆“马户”倾家荡产。于是一些胆大的破产马户就成了“响马”而山东和北直隶地区由于马政最苛,所以“响马”问题最为严重。
衙府后宅书房内,众人都围在地图上在热烈的讨论。
“方家堡,地处大捞山樱桃谷内,背依樱桃谷,面临近白沙河,据斥候报,在大崂南山,有一个据点。此处的响马,盘踞此地多年,有600之众,我看可以打这股。”陆义指着地图说道。
“此处地势,两侧山峰高俊,内又沟谷纵横,地势又高地不平,怕是不宜大军的展开。”紀师爷考虑了一下说道。
而李駿默则在一旁细细的听着
“唐二狗,你是这次剿匪的主力,你来说说,我们可否打掉这股土匪呀,”李駿默对唐二狗问道。
“回大人,我武装警察部,现有2000名军卒,打他这点土匪响马没什么问题。”唐二狗回答道。
“那好,那这样吧!2000步兵加上500骑兵。16门火炮,过几日部队集结完毕就开拔,后勤由雇佣的1000民夫负责,城里事务暂由紀师爷打理。”李駿默最后下定决心的说道。其实他也想看看,这个想杀了自己的土匪,有多大本事。
不过这帮匪徒以匪为生,诡计多端,所处又是山地丘陵,匪徒又占据地形地利,要剿灭他们,还需好好侦察一番才是。所以斥候们在韩举韩信与高熊的带领下,早在得到命令后就出发了,他们原先本来就是边兵兵营里的夜不收,干这个最在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