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第一次幕僚会议二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第一次幕僚会议二 (1 / 4)
        时代的更替是历史的脚步,但是每次更替都会出现符合历史时代的政策。比如历史学家就会把明清连在一起。那是因为清朝封建王朝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的制度模式。

        ———————————————————

        农业部的三年规划讨论完已经时,已尽中午十分了。已经到了用餐时间。

        各部门的议事成员都会去圆形会议厅的食堂里用餐。

        而李駿默和他的一众主要官员则在主席厅用餐。

        李駿默与宋元、陆京、纪师爷叔侄等一众亲信高兴的,聊着天步入主席厅,大家分主次而坐。开始用餐了。

        所谓菜过主,酒过三。叙旧的话题也就刹然而止,最先开口的当然是管钱的宋元了。作为青岛卫所的管家,上面每年要打理关系,下面要批复各种费用。自然也就想搞清楚李駿默为什么,要每年给墩户堡民一年一两银子。为啥农业部组非要建一个粮食局不可。

        于是满怀疑问的宋元。一脸微红但严肃的率先问道:“李兄,为兄的愚钝,有一个问题请教与你,还望李兄解惑,自以来古,当兵吃粮,农夫纳赋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我从没听闻有那朝那代有那个朝廷会给农夫银子的做法,这是其一。其二这粮食买卖本不属于衙门之事。为何李兄要组建粮食局,还平价收平价卖粮食。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还望李兄解惑。”

        听完宋元说完,一桌众人也是点头摇头纷纷望向,主座上的李駿默。

        李駿默心想,你们当然不知了,后世那个国家不给农民补贴。后世里米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补贴的国家。至于粮食局的作用那是后世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平衡市场粮食价格的不二选择。

        而李駿默听完后,没立马回答,而是自酌一杯后才说道:“宋元兄,古人说粮为天,自古盛世,都是粮满仓。只有粮食足,青岛卫所才能平稳的发展下去,上午你也听见了,墩户堡民耕作一年也只能温饱,这样如何让墩户堡民有种地的积极性。与其强令他们,不如用利益引导之,这就是我为啥要给他们补贴的原因,第二个问题就更简单了,在青岛卫所,所管辖区内每年那些个粮商,每每到秋赋征收之时,就集体压低粮价,收粮。而后又在高价出售。如此情况如果继续在青岛卫所横行,那么民变是迟早的事儿。”说完这些话后,李駿默笑着又道:“宋元兄,现在青岛卫所,我们发展的工厂,每年的利润,已经可以支持我们已工返农了。自你接管户史以来,不是已经看见了吗?我们的税收由最初的每年一千多两白银,到现在为止已经是每年三十万两白银了吧!青岛卫所就新城墙东边的皮革交易市场,西边的木料交易市场,南边的香料交易市场,北边的综合交易市场等各种交易市场的赋税就已经每年有结余了吧!这些可都是在座各位的功劳呀!哈哈哈哈”

        李駿默说完这些话后,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一起起身道:“都是,大人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我等只是跑跑步罢了。”

        而此时李駿默也笑着起身作揖回礼,又端起酒杯道:“都是自家兄弟,如此说就见外了,以后一起升官发财。来满饮此杯。”

        话完之际,众人仰头而饮。这才有坐下。

        少许李駿默才对紀锡安问道:“锡安兄,我看了你有关北美之事的发展规划,我认为大体不错。至于需要更多的移民之事,就不好办了。在大明若非非走投无路之人,断不可能去哪边,我们虽已经尽力招募,但人数也不够。再加之北美航线危险重重,你也知道,我数次派去的船队都有船只因为风暴而沉,所以呀我提议锡安兄何不招募印第安人为我们工作呢!用他们需要的东西比如粮食,布匹,盐,铁器等物品,当然还有酒。这些东西作为劳作的报酬,这样我们也可以加快教化他们的步伐。锡安兄你看这个办法可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