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金山银山不如官山 (1 / 3)
这是一个大章节,我想了想,决定写一个大的章节。希望大家喜欢。……………………………………………………………………………………
硝烟随着海风遁去,海面如初。天空的白云如棉花糖一般,点缀在蓝色的天空之上,海鸥也在被惊吓之后,重新回归到了船的四周,除了血色的海面漂浮着大大小小的木料之外。没人会感觉这里曾经爆发了一次海战。
中国的海盗还是要比那帮粗俗的西洋海盗要强太多了,在中国沿海这些个海盗,虽然没有建立一个海上的帝国。但各个交战方,都遵循着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法律、规则、纪律。中国沿海在与海盗的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某种合法的野蛮的惩治之道。
海盗的头目被视为领袖,无论他们是何国籍,被捕后的下场只会成为木桩之上的,连海鸟都嫌弃的干尸。至于其它的海盗,迎接他们的只会是苦役或者是血淋淋的断头台。
杀海盗用他们的头颅去铺垫自己的官途,是沿海各个军方将领最喜欢做的事情。至于所谓的道德和信仰都不如自己官服上的补子来的实际。只要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至于撼动皇帝老儿那颗脆弱的心脏。那么他们的所为之事就可以得到文官们的鼓励甚至赞许。(当然其中也包含杀良冒功)
但是现如今的紀师爷,最需要的不是人头,他所需要的是象奴隶一样的苦役。这些个海盗俘虏虽然被俘虏但是身上依然保留了一些野蛮的纪律和传统,在小琉球最早的那批俘虏如今已经通过苦役改造之中,虽然在小琉球上不是过着幸福的生活着,但毕竟不用担心随时被拉出去枪毙的危险,除非他们拒绝劳动!
正如李駿默所说,不管海盗再凶恶,其实在他们心里依旧留存有几分人性,以及对于朝廷的敬畏。所以他才会制定出改造规定。而不是一味的屠杀了事。在这点上紀师爷是佩服他的这位上官的。
当所有的小船回归之后,一统计这次战斗共俘获400名海盗,缴获海盗船战船两艘。紀师爷在船仓里听完瘸子船长的汇报后,很是满意。挥手之下就让船队迎着夕阳里的红霞向着小琉球的方向驶去,他和大多数水手以及士兵一样,已经很厌倦了这一年多的海上的生活。他们的心里只有迫不及待的想回家,这样一个心理罢了。
…………………………………………………………………………………………………………………………
紀师爷的船队还在海面上向着小琉球进发之时。而远在天子所在的北京紫荆城,有一个太监也正好在回宫述职之中。
甲子库管理太监西厂左史太监,后世里权倾大明王朝的魏公公正在内库述职。
内库又名甲子库,是皇帝的后宫所存钱的仓库。这个库里银子供应着皇家宫里的一切的用度,至大明一代变革首辅张居正死后,大明王朝又经历三大战争的拖累,不管是朝廷户部的国库还是皇宫的内库都因为战争所需,不同程度的出钱支持着,所以这些年来不管是户部的国库还是皇帝陛下的内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赤子。至于内库里没银子了,这皇帝老儿我们明神宗万历皇帝当然不可能自己厚着脸皮去搞银子了。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当然就落在了西厂太监和甲子库的管理太监身上了。
这当然是个苦差但又是一个美差了,这职位不但低,工作量还大,虽然时不时地能捞点油水。但大头必须是孝敬皇帝陛下的,万历是个喜欢钱的主,但是他对于能帮他敛财的奴才,那是喜爱的,比如姚公公就是一个列子。
魏忠贤就是想明了这一点,才会在这件事上特别的用心。他希望自己能在这件事上,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对于魏忠贤而言,现在他的名字有些多,虽然进宫后自己改名为李进忠,出宫执行任务时,也改了不少的名字,可这些名字都没让他官途有所进寸。反而由于进宫时年纪过大,不能去御书房候差。更是无望宫里最高的哪座位置了,一所以当宫中的执笔太监姚公公,把他安在这内库之中当一个小小的管理太监之时,李进忠就知道了,自己得低调行事,全心办差,小心经营以求保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