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无名之功 (2 / 3)
他居然在來到小琉球當治理者后,居然出奇的喜歡上小琉球了,這種感覺上的喜歡,讓他都感覺到吃驚。
然而出身讀書世家的他,生性就謹慎和低調。他每次出海,雖然也就是出海過兩三次罷了,但一點不妨礙他的謹慎。
每次船隊停泊修整,他都必須在聽見,商船的船錨撞擊海水時發出聲響,且在商船的水手們在岸邊或是在碼頭港口上拉緊纜繩后,他才敢松口氣。
爪哇国(蘇門答臘)的舊港正是紀師爺的船隊現在停泊的地方。在明朝時舊港和淡马锡就已經有大量的華人在這兩処地方定居生活了。舊港更是在明永乐三年就在當地設立有宣慰司進行治理了。宣慰使名叫施进卿,旧港不但土地肥沃,物產也十分富饶,有“一季种谷,三季收稻”的美名,更是南洋貿易的中心。但到了正统年间,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发兵攻打舊港。自从宣德年间,太监王景弘最后的下西洋活动之后,明朝朝廷已無力派大规模船队在东南亚游弋,自然也就0管不到旧港的事,當地的華人統治者势单力孤,无力抵御,于是,旧港就又成了满者伯夷国的属地。
當然對於現在的紀師爺來說,這些都是歷史了,沒必要在乎。他這次南下的主要目地是重新走一次鄭和下西洋的路線,打開小琉球的海上貿易路線。為後面的對南洋各國的大規模貿易打下基礎。他幷不知道李駿默的用意是為何。但一路踏波而行,所見所聞。對於他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觸動,他放眼之處,處處是白銀呀!
舊港是他們這隻船隊,踏上回家之路的最後一個港口。第二清晨,他們的船隊將要滿載而歸,船頭將要向著小琉球的方向一路前行。他早已厭倦這种危機重重,又枯燥乏味的海上生活了。自從滿載著礦石,珠寶,白銀,香料,象牙等貨物離開阿拉伯海灣。
航行在印度洋水域上時,只要熱帶海洋那藍色的水面上閃現出一點帆影,他便有一種戰慄的感覺。他們的船隊沿途航行,每每靠岸,到處可以聽到關於海盜的故事。
骷髏號海盜船裝有四十門火炮,它的船長是一名,不知姓名的女海盜。人送稱呼“海閻王”她一路在南洋至阿拉伯海灣海域祭典沉船與屍體。海上流傳了太多她的傳說,她的殘暴無情,她的黑色幽默,還有她的狡猾。
在黃金海域,阿拉伯海灣海域,那艘炭黑色的海盜船,就像有一種必死咒語一樣。甚至對它許願都在當地成了一種流行。
紀師爺被這些流言與故事,攪拌的像得了癲病的鷄一樣,始終有一種心神不寧的感覺。
於是他帶領自己的船隊,晝夜兼程以菱形編隊。在主流商業航線上,快速航行。好歹總算是提前到達了南海海域。即便是到達了南海,這裏也是一樣的孤寂。因為這時已經到了颱風的季節。
離開小琉球已經有不短的時間了,原本白皙的他被這次南下的命令,搞成了非洲人一般。但最讓紀師爺始終縈繞這的是,大明王朝的美食與美女。這些在他的腦海里揮之不去。也許這就是他的思鄉吧!
一天早晨,頭船的瞭望塔發過來旗語說“他們發現了一個漂流的木板,上面有一個已經神志不清楚的番子。”
紀師爺立馬讓瞭望樓上的水手回話“立馬押解過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