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姮娥 (2 / 3)
乐伎仍在湖心岛上,此刻也转了调子,不知奏的是什么,景瑚从未听过。这歌声一出来,便是湖上的舞伎技艺再高超,也黯然失色了几分。
又有歌伎唱来:“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景瑚从前很少仔细的听人歌唱,今日听了这位歌伎一曲,又有这样多的新奇景色,一时间也听的住了。
这首词上半阕描绘的是月出于海中,明月光照耀千里的情景,又有月下丹桂,静静的结起了冷露。
很快转入下半阙,“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免不了伤怀与人分别。
那几位舞伎便一直在湖中的木板上起舞,习舞之人,大约真的都是身轻如燕,除却刚刚跃入湖中的时候,无论是再大的动静,那木板都是稳稳当当的,实在令人大饱眼福。
景瑚从前见过的宫中的那一些舞伎,的确是多有不如。
一曲歌毕,水中的姮娥也结束了她们的舞蹈,清影落于湖面上,被手中的琉璃灯盏照亮。
湖岸那一边谢池莹他们三个看起来也完全沉浸在了这一场表演里,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这便邵亦燃却鼓起了掌,站起来笑着道:“实在是太好了。夜间风凉,你们快回去休息吧。”
那些舞伎听完,优雅的行了礼,便跃到湖岸上,很快又列成一队,回原处去了。
邵亦燃便对景瑚道:“不知道小县主觉得这舞如何?”他的语气里倒没有一点得意邀功的意思,反而还带了些讨好。
或许便如许旻说的那样,邵亦燃这个人,的确是有些痴的。对他喜欢的东西,或者是人,都会不自觉的放低姿态,很是真诚。便如方才他对那些舞伎说话,也全然都是发自内心的关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