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40章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3 / 4)
        然而,朱慈烺没有被他们的赞声冲昏了头脑,他敲着龙案说了一句在场一些人不愿听到的话:“再加一条,田地二百亩以上的地主,仍需缴纳公粮,每亩三十取一,拥有五百亩以上的,每亩二十取一。”

        取消农税,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地主阶层,黄宗羲曾作为江南地主的代言人,心里多少有些想法。

        不仅是他,所有内阁大臣,大多出身仕宦之家,也算是地主阶层。

        只要是个人,哪有不自私的,朱慈烺能理解他们,只要他们能拿出七八分的心思为国为民,他也就知足了。

        朱慈烺此举,并非针对内阁大臣们,而是在逼迫地主阶层转型经商。

        土地兼并问题,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大地主们有钱了就喜欢买地作为固定资产。

        现在大明重商,依靠商业发展带动国民经济,怎么能允许有钱人赖在土地上呢?必须办厂!

        瞧着内阁大臣们一脸的懵逼,朱慈烺道:“朝廷会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地主们投资办厂。”

        摊丁入亩的政策,虽是大善,给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铲除了许多官员的摇钱树,打击了地主老财。

        但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看,摊丁入亩实际上是加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历史上的鞑清名义上陆续在各省实行,然而并没有认真持久地贯彻执行。

        历史上“皇粮国税”一直牵动着中国的兴衰,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改革,以扩大纳税面,让有地产、有钱财的人多纳税,但由于吏治腐败,负担最终转嫁到农民头上。

        即使是屡被提起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也只是短暂的轻徭薄赋,历代封建统治者始终未能跳出农民负担越减越重的“黄宗羲定律”。

        “为人者,不施人道,形同禽兽;为王者,不施王道,必遭天谴!”

        朱慈烺有感而发,他未来要做的,是不断的去封建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