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拖家带口的西巡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0章 拖家带口的西巡 (4 / 5)
        说到‘劳累’二字,朱慈烺的语气特意加重了一些。

        徐皇后像是没理解他的挑逗,只想着这些关心的话,脸上露出了小小感动,低头轻嗯了一声。

        朱慈烺又偏头对杨贵妃道:“月柔,你跟着皇后多留心,顺便找那里的老妇人打听一下,这些年福田院的福利如何,官府是否按时发放物资。”

        “妾身领旨。”杨月柔娇滴滴的应道。

        在历代的封建社会中,明朝是一个社会福利比较高的时代。

        建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创立了三大福利机构,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

        养济院,是收容无家可归的穷人和乞丐的场所,凡是被收留的,每月都会给予大米三斗、库布一匹,遇到自然灾害无家可归者,官府还会免费给予稻种耕牛,并赐良田十五亩。

        当初朱慈烺南下凤阳,治理凤阳府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启了养济院,收容广大流民并分配工作,开垦荒地。

        漏泽园,是官府设立的丛葬地,凡无主尸骨及家贫无葬地者,由官家丛葬,大明各府县均有设立。

        惠民药局(相当于医院),行使全国药业的管理职权,大明各地皆设立了惠民药局主管当地的药业,相当于大明的医疗体系。

        朱元璋设立的这三项福利,作用是让百姓老有所依,死有所归,病有所医。

        老朱还出台了封建社会最完善的国家养老制度,他规定:凡大明百姓,八十岁以上的无产老人,每个月可以去官府领五斗米、五斤肉和三斗酒。

        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在此基础上,每年再额外领取一匹布帛和五斤肉。

        除此以外,官府每年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还要设宴款待这些老人吃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