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京城里的事 (1 / 5)
刘晟勒马停住,取了包里的信函直奔后堂。
这里是绣衣使的府衙,座落于京师南城。南城除绣衣使衙门就不再设其他机构,因此名义上是巡检司管理京师治安,实际上绣衣使才是监管南城的治安的主要负责机构。
绣衣使衙门口立着一对石狮子,不同寻常雕刻的那种样式,这对石狮子刻意雕地狰狞了些,底座也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了近一半的角度,做成山石嶙峋的样子。两只狮子脚踩怪石,怒目而视,紧盯着来往进出,似是随时会扑上去。
刘晟穿过前院,中堂,一路步至后堂。后堂是绣衣使的议事厅,大小职务复述都在此处。后堂正中设一处香案,供着历任绣衣使指挥使,两侧排了一列座椅。
正堂的座椅上已经端坐了一个人,一身的玄色锦袍,头发束成一束,用一只木簪别好,年纪不过五旬――绣衣使现任指挥使,王闲云。
刘晟还没拜,王闲云就先开了口:“回来了,那几个人抓到了吗?”
刘晟先拜过,才起身回答:“都是性子烈的人,没一个降的,不得已……兄弟们也伤了好几个。”
他点点头:“意料之中。”
“大人。”刘晟问:“那八个人从宛州一路逃至西北,吸引各地绣衣使注意,应是受人指使。现已伏诛,京师是什么反应?”
“八个宵小之徒,能引起什么反应。”王闲云顿了顿:“不过倒是有传言陛下有意削藩。”
削藩,这个话题一直是很敏感的,于天子而言各地藩王都是同宗一族,对自家人下手总不是好的事,况且现在天下又不太平,藩王镇守一方,了解当地情况,能更好地治理,比起朝廷派遣官员治理有效的多。
“可能吗?”刘晟说道。
“朝堂的事谁说的准,这不在绣衣使的职责范围之内,我们不多做过问。”
话是这么讲,但一点都不过问也是不可能的。削藩的事被放在一边,刘晟问起了另一件:
“宛州的案子是怎么判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