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绣衣行 (1 / 7)
后来的一些史学家对胤平元三十六年九月廿六那一场战斗的胜负颇为诧异,因为除了人数不占优势,其他处处占优势的东海卫在那场战斗中大败,据统计,其中三分之一是与敌人厮杀战死,余下的也在撤退中慌乱踩踏,自己人伤了自己人,竟折损了有一半之多。
对于这一战况的事后陈述被记录在册,三十年后才由新任兵部尚书经朝廷许可公之于众。一时间,观者无不扼腕。
兵部对此做出的解释是:东海卫卫所指挥李明钰大意轻敌,贸然行火攻之策,致使前锋部队过度深入敌阵。因未探虚实,致兵力大损。卫所指挥李明钰戴罪立功,在最后一战力竭身死。朝廷追封其“荆烈公”,“荆烈”为罪与功之意。李明钰也算落了个好名声。
但是真正知道其中隐秘的人没有几个,唐文皓就是其中之一。
五十四岁时,唐文皓由东海卫卫所指挥被提拔为新任绣衣使指挥使。他在绣衣使案牍库中亲自记录了那场战斗的始末,封存入库后这本记录簿一直未曾动过,直到很多年后被一位案吏偶然翻到,只不过时过境迁,已无人在意了。
―――――――――――――――
东海卫大败。
九月廿六,东海卫败退,余部当天撤离东海,转往内陆。陈祖义海盗乘胜追击,直扑钱塘府。
刘晟和韩云生在东海卫撤退之前就已离开钱塘城。刘晟的预估没有错,韩云生还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他如今坐在车上,跟着刘晟一路往南。
越想越搞不通,他问:“你们是怎么推演出东海卫要败?”
刘晟道:“东海卫此战若是单单与海盗交手倒不至于这样,可惜的是他们碰到了别人。”
“谁?”
“金蝰”
“金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