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东林党传奇人物之汪文言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十九、东林党传奇人物之汪文言 (1 / 9)
        东林党人的异类——汪文言

        东林党人成百上千,大名鼎鼎者也有几十位,为什么给我影响最深的人物中,他仅次于顾宪成、杨涟能排到第三位?

        事实上《明朝那些事儿》里关于汪兄的记述并不多,而在正史里则更少,拿当年明月先生的话说:史书里关于这位仁兄的描述都只是只言片语,为了查这位仁兄的生平,着实让我吃了苦头。

        然而,就是这些只言片语的记载,却透露出汪文言是东林党里的干将,一个在残酷党争中,击败其他党派的关键人物。

        但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为什么史书如此轻视他的存在?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有点儿异类。

        几百年来,东林党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帮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性格执拗,同恶势力斗争绝不妥协,为了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读书人或士大夫。

        一句话,读书人是东林党的标致形象。

        然而汪兄却没读过几年书,他即不是进士,也不是举人,甚至连秀才都不是,因为他从没进过考场,更没当过官儿。

        这在八股取士的明朝,他只能是个百姓。

        但这位汪兄显然不是百姓中的良民,他是个混混儿,而且是相当能混的混混。

        他的职业是:吏。

        说准确些,就是监狱里的看守。

        明朝官员的编制是很少的,按规定,一个县吃皇粮的官员不过几人,靠这几人管理一个县,累死他们也管理不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特殊人群——吏。

        他们这些人不属于国家公务员,没有官职,工资由地方解决,职务就是帮官员跑腿办事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