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明末三大军之关宁铁骑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十九、明末三大军之关宁铁骑 (1 / 2)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满清的八旗军正面交锋明末三大军。

        &是指山海关,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孙承宗力主quot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quot。因此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满桂、赵率教等一大批辽将。

        明末三大军分别为关宁铁骑祖大寿秦兵孙传庭天雄军卢象升。其名称是后人所加。

        关宁铁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精锐部队,是历代骑兵中的强悍军队之一。关宁铁骑与三国曹魏的骑兵方队汉武帝的重装骑兵唐太宗李世民的quot玄皂骑兵quot岳飞的quot背嵬军quot,共同记载于历史典籍。明朝的多种书籍中记载了关宁铁骑的作战历程《明季北略》中明文提到,三桂手下有quot关宁铁骑quot数千,皆敢战,建州为之惧。关宁铁骑全部使用当时最先进之三眼神铳,极为强悍。这种武器全身带刺,即可远战,也可近战当狼牙棒使。

        翻阅的史籍中,吴伟业在清顺治九年成书的《绥寇纪略》中明文使用quot关宁铁骑quot这四个字。但是依据当时的舆论倾向,quot关宁铁骑quot不大可能是指袁崇焕训练的骑兵,而有可能是戚继光抗倭之兵中的一个分支。袁崇焕当时有quot投敌叛国quot之嫌,直到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人根据《清太宗实录》编写《明史》时,乾隆下诏为袁崇焕翻案,而这时已经是150年后了。而《绥寇纪略》成书於顺治九年,此外《太宗实录》六十八卷,吴伟业本人没有参与《太宗实录》的编纂,不可能有机会提前知道内幕,所以他本人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为歌功颂德。

        根据《绥寇纪略》明确指出所谓quot关宁铁骑quot指的就是祖大寿的家将入关所带的军队。祖宽胡人,见明史是祖大寿的家仆,祖大乐是祖大寿的堂弟。此两人携家将部队入关清缴农民军。

        根据《明季北略》明确记载祖大寿组织家丁,形成一支善战的部队。《明季北略》明确给出了关宁铁骑的定义quot铁骑者,山北近河北、山西、辽阳人,俱控弦习战之士。quot可见家丁中的来路是比较复杂的,多是弓骑的战士。

        同时《明季北略》里说吴三桂也有一支quot关宁铁骑quot。考虑祖大寿与吴三桂的关系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吴三桂之父吴襄是祖大寿的部下,这是同一支部队。谈迁的《国槯》参考了《绥寇纪略》等书,这里谈迁称之为quot关辽铁骑quot,同样指出是汉人组成。

        《明史》中介绍辽东将领尤世威中,也有这么一段quot七年命偕宁远总兵官吴襄驰援宣府。坐拥兵不进,褫职论戍。未行,会流贼躏河南,诏世威充为事官,与副将张外嘉统关门铁骑五千往剿。quot与《绥寇纪略》《明季北略》,经查询史料确定,此为杨嗣昌崇祯四年任山永巡抚时在山海关所编练的关门铁骑营。与传闻中的关宁铁骑无关。

        所谓铁骑,不外乎两种解释1披挂铁甲的战马的骑兵,2借指精锐的骑兵。因祖大寿和吴三桂的兵属于关宁军,才称其为quot关宁铁骑quot。这与传闻中的铁血军团没什么关系,可证传闻为假。

        而关宁铁骑也并非为孙承宗所编练,根据熹宗实录,天启六年袁崇焕上书辽镇军编制,依然沿用孙承宗所额定的编制,并没有关宁铁骑。到天启七年,户部尚书郭允厚疏言quot关门内外兵马自枢辅裁定,而后连匠役杂兵一万一千三百八十一员名在内共一十万七千三员名马骡五万三千八百五十二匹头。quot又一次证明关宁军依然是孙承宗所定编制。

        根据《明档》记载,崇祯元年三月前后,有约十万众蒙古部落归顺明廷,被时任辽抚安置在锦州附近,辽镇将领即从中招募大批精壮善战之夷人充做家丁,时锦州总兵祖大寿更直接将部分蒙古人整编为降夷左右营,以蒙古部落首领为将,成为了祖大寿直属指挥的一直精锐军队,人数约三千人左右。

        关宁铁骑也并非袁崇焕所编练,袁崇焕被任命蓟辽督师是崇祯元年四月,七月入都见皇帝,后面一直忙着平兵变,策划杀毛文龙,然后就是己巳之变被捕下狱。短短一年多时间并未来得及对关宁军做出变动。梁启超《袁崇焕传》与金庸所著《袁崇焕评传》也均无关宁铁骑的记载。

        袁崇焕下狱后,祖大寿成为了辽军方面的军事首脑,任辽镇总兵官。从此,以祖大寿为首的以降夷为主要战力的祖家军跨上了主导明代辽东十数年的历史舞台。随着崇祯八年,祖家军的将领祖宽、祖大乐带以降夷家丁为主的部队入关剿匪,祖家军的善战之名即在关内传开,至崇祯九年,有人开始以quot关宁铁骑quot称呼祖大寿所领的以家丁为主力的祖家军。

        吴三桂其父为吴襄,与祖大寿是姻亲关系,也属于祖大寿军事家族内的一员。当祖大寿于松锦之战投降于皇太极后,吴三桂即成为祖家军在明朝辽军方面的代表。其麾下三千家丁也成为其所依赖的重要战力。

        综上,历史上真实的关宁铁骑实为祖大寿为首,以家丁为主要战斗力的一只家族化的军队。因大凌河之战与松锦之战,祖氏家族大部降清,这只军队也得以为清廷所用,成为了汉八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战成名:

        明天启七年5月,皇太极领着百战精兵来到宁远城下,在宁远外围扎下九座大营,形成了对宁远的包围之势。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太极面对宁远城,心情很是复杂。当年,父亲努尔哈赤就是在这宁远城下,被炮火轰成重伤,不治而亡。所以,皇太极这次有备而来,就是要打下宁远,为努尔哈赤报仇雪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