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明末三大奇案之红丸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明末三大奇案之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所以习惯把他叫作泰昌帝。

        八月初一日,泰昌帝在登极大典上,quot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quot,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

        泰昌帝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quot朝野感动quot。本来以为新君继位,会有一番作为,不想登极大典后仅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日,泰昌帝就一病不起。

        第二天的万寿节,也取消了庆典。《国榷》记载郑贵妃quot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quot。《罪惟录》也记载quot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服用崔文升开的药后,就开始腹泻,用今天话来说可能是得了急性肠胃炎吧。一昼夜泻好多次,有的说一昼夜泻三四十次。

        八月二十九日,泰昌帝召见内阁大臣,问quot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quot首辅方从哲等回话quot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臣等未敢轻信。quot这里稍作解释。鸿胪寺是掌管朝会、宾客、礼仪等事的一个机构,鸿胪寺的正卿叫鸿胪寺卿,四品。他的副手是鸿胪寺少卿,五品。鸿胪寺丞又低一级,六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泰昌帝命身边太监速召李可灼进宫。李可灼诊视完毕,泰昌帝命快快进药。诸臣再三嘱咐李可灼慎重用药,泰昌帝则不断催促赶快和药。

        到日午,李可灼进一粒红丸。泰昌帝先饮汤,气直喘。待药入,即不喘。于是称赞李可灼为quot忠臣quot。大臣们都心怀不安,等候在宫门外。一位太监高兴地出来传话皇上服了红丸后,quot暖润舒畅,思进饮膳quot。《明史·韩爌传》

        日晡申时,下午35时,李可灼又进一丸。

        次日九月初一卯刻,泰昌帝驾崩。

        这时,他继承皇位整一个月。因quot红丸quot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quot红丸案quot。

        泰昌帝是八月初一继位,九月初一就驾崩了,这当然是大事情,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人说是服红丸而死,也有人说与红丸无关有人说旧病未愈,有人说是劳累所致有人说是惑于女宠,是郑贵妃有意加害有人说是用药差误。有的大臣因李可灼进红丸功,议quot赏钱quot有的大臣以quot李可灼罪不容诛quot,议quot罚俸一年quot有的大臣以quot可灼非医官,且非知药知脉者quot议上,将其遣戍直到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上《三朝要典》,遂免可灼遣戍。

        李可灼这个案子,一直争吵了八年,成为天启朝党争的题目之一。

        泰昌帝死后,天启帝继位。天启帝即位后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年号问题。万历去世,泰昌即位,改明年为泰昌元年。泰昌去世,天启即位,又改明年为天启元年。这样,泰昌和天启两个年号就重叠了。

        后来想出一个办法,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以前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为泰昌元年,第二年为天启元年。泰昌帝死后,尸骨未寒,又发生quot移宫案quot。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