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师大秘的新感觉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师大秘的新感觉 (1 / 2)
        魏子初书记对“红星辉”印象不错,没想到好多年没注意,已经濒临破产。因为事关包括离退休上万人的利益,魏子初书记请武松林主任过问一下。通过向印长安了解情况,武松林意识到这家企业麻烦挺大。

        九十年代末期,“红星辉”曾经试图合资办厂,等收益稍好之时,厂领导班子没有及时抓住机遇痛下决心改革,而是心安理得地躺在小有即得的温床之上不以为然。等到合资红利快结束的时候,这家药厂已无力再行改革创新之实。

        由于牵扯人员众多,武松林特地带着几个人上药厂实地考察了一番。

        武松林发现这家工厂里里外外看上去非常正常,不象是即将破产的样子。工人们言谈举止和“沙数”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工人爱厂如家,许多观念还是九十年代初的意识。

        “这样的企业怎么就能走到破产这一步呢?”武松林脑子里全是问号。

        印长安的思维方式还是学院投资学派那一套,对于这种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的国企,好多事印长安看不清楚。自然也就解释不清了。

        武松林后来又和桑子良聊了聊,发现这些经典学院派的看法都差不多,也许他们的观点适合于“温埃迪”之类的新型企业。面对这种国企,他们办法都不多。

        武松林决定自己简单地调查调查,他首先从老工人尤其离退休人员谈话开始调查。经过多日奔忙,武松林发现一个简单的事实,只要有合适的产品,这家企业还能活!!!

        有些国企没有自主研发的传统,起码“红星辉”是这样的,他们基本上没有相关的科室专门从事新特药的开发和研究,从厂长到工人,他们传统上以生产加工为主。那种完全独立自主的新品的开发,他们没有那个实力。

        武松林想到了钱小雷,那种神奇小药包疗效相当惊人,武松林自己及其家人都服用过,几乎没什么负作用。而钱小雷只有专利和技术,他没有实体工厂,由市府牵头,二者联合生产,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起码短期内是可行的。

        行事稳重的武松林脑子多转了几个弯,先联系了兰月晓主任。通过和兰主任谈话,武松林知道这事可行。手续也容易办理。

        魏子初书记看到武松林的报告已经是好几天之后的一个下午,天气已然立秋,办公室空气不再象之前那么闷热难耐,空调早就关了。这样清爽的环境魏书记感觉自己头脑似乎比平素也清醒好多。

        “和钱先生联合生产短期内应该是可行的,但是这家制药厂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这种小打小闹的零散加工过活呀,长远地考虑,和钱小雷合作似乎不太合适……”市委书记这一级考虑问题自然和武松林不同,他们考虑问题更深远些。

        于是这事就被暂时搁置起来,同时魏书记安排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冯依依的举动,魏书记想着洪水才过,百业待兴,不要因为几个民企高管的眼前蝇头小利损害了国企改革大局。

        冯依依对此一无所知,想着说通厂领导事情就好办。但是实际情况和她想的似乎不太一样,这些人饭也吃,出去玩也答应得挺痛快,一谈到实际操作层面。一个个地又装傻充楞,没个准信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