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半路闪出一个程咬金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半路闪出一个程咬金 (1 / 3)
        第二天,心思急切的杨立成来到“时兴和”公司考察。聂子平看其神色,就知道这位杨校长可能有什么急事儿,否则也不会在上班时间出来找自己。

        “时兴和”公司规模相当小,打冷眼看上去就是一皮包公司。不过,聂子平的爱人把小公司里里外外收拾得很是整洁,让人坐在里面感觉很舒服。

        杨立成借口自己一位朋友想寻找一家有一定生产能力规模不大的代工机械厂,如果对方效益不太好那是最好了。杨立成不打算自己建厂了,成本太高了!他想找人代工。

        聂子平详细地问明具体的技术指标,答应马上为杨校长办这事儿。请他回去听信儿。

        杨立成想着聂老板的亲戚之子在自己这学校里可要待几年呢,估计聂子平会认真对待此事的。

        聂子平手头还真有些此类工厂的信息资料。这也是他平素用心的好处。王思齐和自己签协议的时候,“时兴和”经营范围定性为技术咨询与转让。也就是说由聂子平代替王副总贩卖技术资料。聂子平为了挣得多一些,实际业务范畴要比王思齐规定的要大一些。

        王思齐对此是认可的。虽然他们二人平时几乎不怎么接触。杨立成所提之事正好在聂子平自己开拓的业务范围之内,只是近期类似这样的业务很少。也算是技术中介吧。当然,杨校长这边的中介费肯定是不能收的。

        清援市经济是省城周边直管县市之中下滑最快的,这多多少少和张显才不作为少作为有关。张显才市长私心太重。经济上升期那段时间,清援市兴起许多家轻型中小加工企业。这是一些直接针对市场变化具有极强灵活性的小厂。

        手续齐备、人员进出手续灵活、规模不大……是此类小厂共同的特点。最近几年接不到什么定单,大部分工厂都停工歇业了,有的干脆直接破产改行经营其它产业了。聂子平在平时谈业务过程中与其中一些工厂厂主接触过,具体技术信息资料自己也留意过。

        其中有三家目前还在部分生产,离倒闭也就是一步之遥。聂子平与这三家厂主进行了简单的接洽,其中一家方方面面都合乎杨校长的要求。聂子平和这家厂主约定好时间,哪天请杨立成校长过来看看。

        在聂子平看来,朋友关系是假。看杨校长的反应,这应该是他自己个儿的业务,退一步讲也是他们家的事儿,肯定不是所谓的受朋友所托。

        杨立成委托万成功前往清援市具体去看看,临行之时把相关的技术指标都告诉了万成功。等万成功回来向杨立成简述了自己考察的实情之后,杨立成发现成本还是挺高,自己怕是承提不起这么高的价格。

        聂子平发现杨校长事前事后态度差别还挺大,一时也搞不清楚这杨校长怎么回事。反正亲戚家那孩子已经顺利进入一中分校上学了。听孩子说老师们待他非常友善。杨校长的事只要他自己不提,聂子平也没必要深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