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起死回生 (2 / 3)
一听是破产企业的老领导,尚云岚就没兴趣再打听了,接过老黄递过来的报表忙活自己的事了。
“贵厂的生产设备过于陈旧,多年不接触新型产业链,生产工艺方面你们也落实市场很多了。就是职工素质挺好的,我这里就有你们分流出来的内部职工。”钱小雷直言不讳地说道。
“如果我们厂代加工钱先生所有的中药产品,或许我们还有一线生机。”贾喜旺知道钱先生说的都是实情,但还是想努力一下,为自己也为厂子争取些机会。
“不容易。我之前谈的那些厂家的设备状况良好,人员素质也还可以。再说了,合同都是有期限的。”钱小雷言语间透出为难的意思。
“如果以其它方式合作呢?有可能吗?“老书记话不多,但能说到点子上。
“不容易,最近因突然而至的流感才有这么多的定单,平日里市场还是相对饱和的,前景还是不乐观。”钱小雷也没有好办法。
三人就“红星辉”具体的情况深入交换了意见,钱小雷答应替两位老领导留意市场,只要有机会,他一定帮忙。
午饭时间差不多也到点了,钱小雷邀请两位老领导一起用餐。黄绍林特意请几位做安保设施销售的几位职员过来和两位老领导坐坐。他们之前都是“红星辉”的下岗职工,现在日子过得挺好。
“贾厂长,听说咱们厂有可能复产了?”其中一位中年职工问道。
“哪能呀,临时换点零散小活儿。复产哪有那么容易。你们在这里收入稳定吗?”贾喜旺关切地问道。
“挺稳定的,就是上班有点儿远。钱老板对我们可好了。”另外一位年青的女职工接过话茬说道,她在“红星辉”的时候是个普通的包装工,一月最多也就是拿个一千大几的工资。而在“生活小向导”公司,她的稳定月收入是4100多元。午餐还有补贴,业务做得好,还有技术补贴。这些都是“红星辉”那边无法提供的。
贾喜旺知道有本事出来的职工日子过得都不差,只是没想到收入差这么多。而且这里的环境又这么好。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红星辉”这样的企业又怎么能活下去呢?
看样子,“红星辉”是没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