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现实的问题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3章 现实的问题 (2 / 5)
        其实他并不知道,之所以会这么反常是因为“甲壳虫”造成的轰动效应给包括天马公司在内的十几家公司都感受到了压力,那怕“甲壳虫”真的是“破铜烂铁”,他们也会有所反应。

        “不过,我们已经调整了供货商,即便是国内的发动机厂商都拒绝我们,我们也可委托罗马帝国或者秦国的制造商。”

        韩渭的安排,让朱明忠点点头:

        “嗯,你做的很好,不过既然作为汽车厂商,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我们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发动机制造能力和技术,你看看寻找一家合适的企业收购下来,只有这样,别人才卡不住我们的脖子,”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经验告诉朱明忠,想不让别人卡脖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要可以生产,否则即使是眼下解决了问题,以后还会不断的面对类似的问题。

        “那么好事呢?”

        “我觉得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让我们遭遇了眼下的麻烦。”

        轻轻地弹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的笔记本,把它打开,韩渭讲述这几天公司收集的从各地反馈来的信息。

        “根据目前公司收集的从各地反馈来的信息来看,在过去的十天中,我们在全国45个城市投入了第一批500辆甲壳虫汽车在176家汽车行里进行了展示,参观展示的人超过500万人,而表现出购买意向的超过150万人,而他们的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价格。”

        “他们当然关心价格,我们可以做到300元以内吗?”

        对于大众消费心理有一定了解的朱明忠,当然很清楚大多数人关心的是什么。

        “完全没有问题,而可以保证15%的利润。”

        点了点头,朱明忠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只要能够保证300元的售价不跳票,“甲壳虫”肯定能够获得市场的追捧。

        “而且现在随着电视以及报纸对“甲壳虫”的关注,在未来的一两个月内,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它,并且愿意购买它,我认为在两个月后,有购买意愿的人将会超过700万,甚至可能达到1000万人,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根据我们对工厂生产能力的测算,即使是在添加设备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达到每月3万辆的产能,而且相当一部分零部件都需要从其它工厂定购,利润将会下降4%,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我们必须要保证每月10万辆的产能,才能够基本上满足市场的需要,但是这已经大幅度地超越了我们的全部产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