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通海裕国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6章 通海裕国 (1 / 4)
        以江北贫瘠又岂能养二十余万大军?

        别说是朱明忠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是郑成功同样也面对类似的问题——军队的规模往往受制于财力。

        而为了扩充军队,无论是郑成功也好,张煌言也罢,往往都会强掠男丁入营充作兵丁。至于这些人每月所得的军饷极为有限,甚至就连口粮也是最差的,只有那些精兵才会有军饷,且每日三餐管饱。他们在战场上,大抵也就是充当个数目,而在平时,兵丁逃亡更是时有发生。

        对于军中的情况,郑成功自然知道,可是他没有办法,就像朱明忠说的那样——银子!

        固然他郑成功愿意养三十万精兵,可是银子从那里来?

        即便是现在,他麾下的数十万大军中,不过只有精兵十五万!

        难不成,朱明忠有什么新的法子。想到这,郑成功便做出一副倾听状。

        “成仁,你继续说。”

        “……所以,兵力受困于财力,若是继续推行“厚饷养兵”,虽然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总归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末将便想到我中国古时又何曾有过军饷?”

        古时又何曾有过军饷?

        朱明忠的反问让郑成功一愣,同样熟读史书的他,又岂不知道,古代时非但没有军饷,而且就连粮草也自备。

        “就说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区区六百万人口,可出兵百万,其兵卒无饷。至唐朝,府兵百万,府兵非但无饷,亦需自备粮草兵器,而至唐末,藩镇林立之时,募兵方才大行其道,后于宋时便大行其道,自此国家财力大抵皆用于养兵,至我朝,以军户为兵,才不至耗费国家财力……”

        听着朱明忠在那里讲述着的古代兵制,郑成功同样也陷入思索之中,在朱明忠提及军户时,他的眉头只是略微一皱,随后说道。

        “军户之弊无须多言,成仁,说说你意于江北推行的这“保甲制”又为何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