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下事难为 (3 / 4)
“先生?”皇帝坐回到绳床上,再次征询。
终于李泌上前,表态说:“现西北营田,山南整军,根本离不开高岳。况且高岳骤然于七八年内,由一介御史,升为正拜御史大夫兼判两府事,已是超班的荣资,如再白麻宣下为相,恐违朝廷体统。”
“邺侯......”贾耽几乎没忍住,就要上前理论。
可转瞬间皇帝变了口风,“那依先生的见解,朝班内论资排辈,谁该接过执政的位置呢?”
李泌便问,请陛下先说人选。
贾耽则呆在一旁,他不太明白这两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朕觉得大理卿董晋、户部侍郎窦参、散骑常侍班宏、礼部侍郎高郢、太常卿鲍防,都有升迁为执政的资历。”皇帝很快就说出五位人选来。
李泌说:“高郢、鲍防乃文学之士。不宜为执政。”
又说:“董晋有器量但性格过于弘缓,班宏廉正但性格过于迟滞,窦参机敏有术数可心胸偏狭,陛下欲用此三者平章事,则不可独用。”
“唔......”皇帝颔首,然后对李泌说,“窦参昔日为大理寺司直时,班宏都已是刑部侍郎,论资历窦参也不合格,朕不妨便用董晋与班宏为相。”
“如高岳,依旧判两府事,兼西北营田水运不变。”李泌提出这个建议后,皇帝也答应了。
延英殿的阁门外,贾耽终于没忍住,摊开手对李泌抱怨说,邺侯你身为宰执,高岳的才能你不是不清楚,不是不了解,为什么还要违心地推举其他几位呢!
当然不是说其他几位就不行。。可国家执政,当然以贤能者居上才对。
见四下无人,李泌苦笑起来,对贾耽低声说道:“敦诗,其实我这样做,是在帮逸崧。”
贾耽有些不太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