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退之进兴元 (2 / 3)
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情绪驱使,韩愈脱口就说,我看高大尹并非“权蟊”,而是“权门”。
另外听闻高大尹于西北佞佛,此绝非正途,佛法自西而来,乃是狄夷之法,实不足取......
“佛法如何,此非郎君所能言之也。”高岳忽然说道。
这下韩愈才猛然醒转过来,察觉到自己失言,吓得急忙捧起衣袖,忙不迭地道歉。
“那郎君是否愿为权门门生呢?”高岳接下来倒也不以为意,径自问到。
韩愈即刻满脸痛苦的表情......
高岳见他纯直得可爱,就站起身来,一手抚着颔下胡须,又问说,你觉得门生和座主该是什么关系?
韩愈便如实说到,“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大人,虽甚贵而不骄。”
还没讲完,高岳笑起来,“所以布衣和王公间,时势相须,先后相资,是不是?”
韩愈大惊,接着忙说确实如此。
“好啊,请郎君为我写文,广我高岳声誉。这便是我的条件。”
“绝不敢有任何推辞。”
可高岳紧接着说:“公楚兄言郎君火候未到,实在是真知灼见,不妨郎君随我入兴元如何?”
“......”韩愈目瞪口呆——高岳这个权门新贵。终于要对我下手了吗?
谁想高岳竖起三根手指,对他说,三年,只要三年后,韩郎君能在那年应春闱的话,我许你为状头,然后过天子制举,瞬间舍田亩而就官俸,五六年即可缓登公卿行列,又如何?
心中,高岳已决意要把韩愈,当作自己革新科举制度的一面旗帜,一面鼍鼓。
为此养着他又何妨,更何况韩愈写文章确实有理论家的水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