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翰苑不可舍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翰苑不可舍 (2 / 3)
        “圣主于彼处开阁子,召对的都是宰臣,哪里是仁集所能窥探万一的。”

        “那就对了,不熟的就不要窥探,也不要询问。”

        这时解仁集才猛然惊醒,冷汗直流,“日后还请高侍郎多多照应。”

        高岳很大度地说,有我在,你解氏四兄弟以后全得飞黄腾达。

        接下来段时间里,皇帝也很少询问高岳的事,小延英殿里召对也不给高岳子,这位新的吏部侍郎整日就是正常“打卡上下班”,无聊时还会在皇城南衙里晃荡,和一群旧相识赏玩。

        某日,在和陆贽、卫次公等翰林学士在一起时,高岳知道吴通玄、吴通微兄弟现在有些低调,因他俩先前是从属萧复的,必然和郜国公主也有点小牵系,所以这段时间吴氏兄弟立刻倒向张延赏和窦参以求自保。

        同时皇帝也对翰林学士院说,以陆贽为翰林学士承旨(承旨为学士里的首席),并准备授予其中书舍人,也即是说陆贽马上既要知内制(翰林),也要知外制(中书舍人),可谓恩宠异常。

        一时间,陆贽被朝臣们目为“内相”。

        “同时知内外制文,事务繁杂,贽实在是力难从心。”在高岳面前,陆贽就感慨说,“况且翰林学士制文,本是军兴时的临时举措,终究不是正途。”

        这时高岳便劝他,“陆九,自古制度随时局而迁,哪有不变的处置?依我看,你可以翰林学士承旨,顺带权知某部侍郎。”

        接下来的意思高岳没说,那便是以权知某部侍郎为跳板,然后正拜为最重要的兵、吏或户部侍郎,三择其一皆可,便能在不久后“登堂入室”,正式白麻宣下为相了。

        如今高岳距离这步。要比陆贽还要近些。

        可陆贽虽为吴地才子,倔强还是有些的,他想走更正的道路,“高三之言我不以为然,为何不能是以中书舍人权知某部侍郎呢!”

        这些话,他们都是私下交谈的,绝不会泄露。

        于是当着卫次公的面,高岳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这话既是说给陆贽听的,还似乎是说给次公听的,“陆九,观如今圣主作派,宁舍中书,不可舍翰苑。”

        意思是陆贽绝不可以丢弃翰林院这个阵地。

        谁想陆贽居然眼眶红了,他哽咽起来,想起翰林学士繁重而无休止的文牍工作,又想起了远方的那个人,实在是难以抉择,痛苦不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