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县的变化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县的变化 (1 / 2)
        岐山县城内的变化是非常的大,沿街的街道干干净净,每隔两三百米都有一个垃圾箱,街道门面店铺上面的门牌也是都是进行统一的制定。人流量虽然不多,但是每个店铺都有商人在店铺里面观看,讨价还价。

        一辆辆的马车牛车停在路边,三轮车停在路边,店铺里面的伙计进行搬运着货物。

        要是一个现代人走进这里的话,还真以为是一个干净的现代县城,根本就不会以为如今他身在唐朝。

        对于李渊一行人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走一走停一停,眼中都是好奇之色,李大壮始终面带笑意对着他们进行解释着。

        五里多的路,要是平时的话最多一个小时也就走完,可是走走停停,一直走了三个小时才终于抵达李府的大门口,在路边上李大壮一人给他们买了一个汉堡包垫了一下肚子。

        岐山县内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比好奇的存在,震撼着所有人的心灵,圣人所言老有所养少有所依,这一切他们知道在岐山县内已经彻底实现。

        李渊脸上始终挂着淡淡地笑意,对于岐山县如今取得的成就,他感到非常的满意,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李大壮就安排人带着他去客房休息,练气三层的修为,也就是普通人稍微强一点而已,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子,逛了两个多小时的马路,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也感到有些吃力了。

        客厅当中,几名丫鬟将茶水送上来,转身就离开。

        房玄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李大壮,感叹道:“今日来到岐山县才终于感受到别人对于岐山县的夸赞,依照为兄来说,就是那些夸赞还远远抵不上,贤弟真是好本事,这短短的几年时间,竟然将岐山县打造成这番模样出来。一个岐山县差不多都抵得上我大半个大唐了。”

        李大壮笑了笑,大唐如今的税收还真是没有多少,去年岐山县财政税收统计都高达一千万多万贯,可不得是大半个大唐才有的税收收入,这些李大壮也从来都没有隐瞒过,从建造岐山县的哪一年开始,所有的支出都会公布给所有人,包括开支。

        虽说他这岐山县收入确实很多,但是投入的也更多,路依旧在修,修路这可是花费很多很多的钱。而且在民生福利上面的投入更多,养老,抚养孩子们,哪一样下去都得花费巨额的金钱。

        不过这些年虽说投入得多,但是李大壮赚得更多,像是城中的产业,基本上都是他的。而且每一行都是暴利,酒水用不着说,自古以来就是暴利行业。就像是玻璃,一年下来所赚取的钱财就高达百十万贯之多,早已出口到周边其他国家,成为周边其他国家富裕家庭争抢的东西。

        城中卖的价格是相对低廉,但是也只是针对岐山县的百姓,而且购买东西他们得凭着身份证,才能够购买一些,所以这些岐山县所有的商品最终对外销售的价格,一直以来都非常的高,这也是岐山县内的百姓感到自豪的存在。

        就好比一个化妆的小镜子,在岐山县内出售也不过才三百文,但是对外的话卖的话就是一贯半,而且数量还是非常的有限,必须经过审批过后才行,倘若要是发现商户对番邦进行出售的话,那么不好意思,岐山县的大门将永远向你关闭。

        对于番邦的出售一面小镜子就需要二贯的价格,这个价格都让前往大唐的番邦商人疯抢,毕竟镜子就那么多一次就轻松就能够携带一两百个,等到回到他们的国家,几个月的时间转手就是最少百分之一百的利润,甚至更多,再向他们国家以外的国家出售,就是几倍的利润。

        “赚得多,花得也多,岐山县的税收都是透明的,要不是我在后面补贴,财政上面的税收根本无法支撑岐山县的运转。”

        “投入的越多,赚取的也越多,爵爷这是进行前期的投入,这些本钱迟早有一天还是回来的。”杜如晦笑着说道,跟着道:“不过今日来到岐山县,我才感觉到我大唐所有的城池和爵爷的封地差距是多么的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