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解谜愈迷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解谜愈迷 (1 / 3)
        第十五章解谜愈迷

        原来唤姚方雪和陈少山的那个小娘子,就是陈少山日前救过的小媳妇张玉香,也是陈少山今天要找的人。

        哪媳并不认识陈少山,后来才听说了他的名字,如今见了人,才把名字和形象连在一起,是他把自己从棺材里拉出救了性命,张玉香感恩不尽。

        张玉香和陈少山相见,两人互识以后,仅是寒暄,因为,那时候赶巧袁巧云上轿离去,袁家开始为嫁出闺女大摆筵席,张家和袁家是亲戚,张玉香前来帮忙执掌着让客人入座,陈少山想把打听守瓜女孩下落的事诉于张玉香,怎奈她正忙不是时候,也就和张玉香的丈夫李二孬同席坐下,姚方雪被安排到其她女宾筵。

        朗陵这个地方待客习俗,讲究八人一桌,客满上菜,俗称流水宴,筵席上先菜后汤,荤素搭配,热凉结合,荤菜中,头碗鸡,二碗鱼,三碗啃肉皮,肉皮自然是红烧肉。

        张玉香的丈夫李二歪三十多岁,虎头虎脑,从没进过学堂,也没出过家门,最远也就随父亲去过朗陵城赶集,他和走南闯北的父亲相比,简直不是父子,但心眼实诚,父亲给他买了一个媳妇,李二歪就把她看作了自己的命根子。

        对于张玉香来说,无论是何方式自己被卖,迫不得已嫁给了李二孬,成了,不得不认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抱着走。

        那一日,张玉香和李二孬结婚也有一段时间了,十分想念家人,决意要回娘家探视,李二孬怕她一去不返,便来阻止,张玉香执意欲去,李二孬偏偏不肯,才动手打了她,张玉香也是刚烈,想到自己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嫁给了木实桩子一样比自己大一倍的老实人倒也罢了,他不但不体贴自己,还横行霸道,为所欲为,越想越气,活着便没有了意思,一口气憋在心头,才有她那一死。

        李二孬原本心中爱着媳妇,动手打了她,媳妇离世,李二孬是吓傻了,嘴里说不出来的悲伤与懊恼,妻子一时断气,他就蹲在妻子尸体旁,始终不吭一声,不阖一眼,不食一餐,不饮一水,有时用巴掌在自己的脸上掴几耳刮子,干干的傻嚎几声,再用衣袖抹一抹未淌泪水的红肿眼睛,看看躺在灵箔床上的小娇妻——哪抢天呼地的哀痛,大有于她同归于尽的想法,十分后悔不该阻拦妻子省亲。

        在他万念俱焚,悲恸不已之时,在妻子尸体装入棺材中,既要下葬的那一刻钟里,陈少山突然到了救了妻子的性命,令他感激不尽,终生难忘。

        如今经过那场事,李二歪和妻子皆有所悟,过日子比树叶稠,便相互原谅了彼此的不是,此刻李二歪遇到了陈少山,又是在酒桌上,李二歪焉能不敬陈少山吃酒。

        那时候正是暮春时节,农家尚闲,亲戚朋友不容易聚在一块,彼此说些话,吃些酒,散席的时候,也就到了日落十分。

        待姚方雪来巡陈少山时,他一醉得难以上路,只好再此留宿。

        夜晚,陈少山和姚方雪住在了李二孬家,两人隔壁单独房间,姚方雪白日看了热闹,心里依然不忘自己的使命,打开书本,借着烛光把那日和陈少山一起到朗陵城游逛的地方一一画成图样,又把朗陵城至道国故城的这段山水做了标注,细心分析了朗陵湖泊的形成,河流的走向,山脉的分布情况,结合着朗陵城区域民风民俗状况,思维到了朗陵古葬的大致位置,又从名称推论,朗陵,朗陵一定有千年古陵存在,不然怎么这个县城取名谓朗陵而不叫朗岭,古墓的存在可信了。

        姚方雪思忖完心中问题,歇宿之时,便又回忆起白天的事来,那时候,正是斜月东至,夜深人静十分,她向窗外望去,李家青砖碧瓦,房舍精致,虽不如袁家殷实,在当地也作小康,思及袁巧云出嫁,第一次在中土吃酒席,如今第一次在中土乡村小户人家过夜,心里也充满了淡淡幽香。

        在酒宴上,亲戚朋友谈起袁巧云出嫁,皆言,三里不同习,十里改规矩,姚方雪想起她在路上观察到的情况,这里的村庄确实稠密,几乎行不到二里就有村子,路上随处是南来北往的行人,不像家乡陕西人烟稀少,难怪,历朝历代的政治家们个个觊觎中原,皆言得中原者得天下,这里物阜民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墓应该相当普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