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跨国集团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5章 跨国集团 (2 / 6)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数字集团实施了夸张的引进人才奖励政策,公司职工每介绍一个员工入职,就可以得到大笔资金奖励。

        甚至有时候他亲自下场,或电话或方面,诚恳热情,让人如沐春风。

        之前Dream公司看中的一些脑神经科学家,赵子明公器私用,委托得力臂膀王宝、沈依依出面,三顾茅庐。

        称得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在这个过程中,之前成立的海外华人职业技术经理人协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赵子明怀疑这次被美国盯上,有很大可能是协会的原因。

        通过协会,大量科技转化的机会,被数字集团纳入囊中,比如,长江学者何有文教授的肿瘤治疗的技术,沈西凌教授的肿瘤检测成像设备的技术,黄俊教授的声学镊子,周沛教授的下一代无抗药性的抗生素技术,陶阳博士用人工智能做农产品加工,胡良兵教授的透明木头和有塑料袋性能的透明纸……

        虽这些技术不涉及国家安全,在国外找不到投资方,但是不管怎么,看到技术外流,美国人心中的感情十分复杂。

        除了依桶人—人”联系外,伏羲智能每都在搜索全球情报,包含所有公开发表的论文、猜想等,从中发现沧海遗珠,搜集全球精英。

        过去这个工作完全靠运气,因为很多科学发现,在最初诞生的时候,并不会引得大众关注,甚至连它的主人都无法预测它的未来。

        往往是一个不经意的发展,散发出炫目的光芒,有了伏羲智能的帮助,任何一个猜想,任何一个突破,都会被论证。

        人才被埋没的概率,下降到无限低。

        蓝色大脑实验室,去年看上一个高手,一个重点大学的普通学生,平时表现豪无亮点,只因为在一个众论坛上发表过一些关于“边缘计算”的看法,从而被伏羲智能盯上。

        通过多次交流,最终确定了对方的潜力,这种潜力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更遑论外界,数字集团上门的时候,学校和导师都是一脸懵逼,连夜审查学生资料,没有发现任何点点,绝对配得上“平平无奇”这几个字。

        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没想到被对方拒绝了,彼时的数字集团如日中,不要一个研究生,北清的博士、海龟、青年学者等,各种专家多的数不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