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抢生意(求推荐票)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抢生意(求推荐票) (1 / 3)
        (PS:早上有点事情,所以提前更了,另外继续求一下,推,荐,票。大家留着也是浪费,全都给我吧。)

        三元乡的街道上,首尾各有一家收废品的,两家人都姓吴,算是一直在街上住的原住民,一人叫吴长顺,一人叫吴明。

        郭去在拉废品去县城的收费站时,吴长顺当时亲眼目睹郭去装车的情景,整整一车的废品,目测最少有四千斤!

        四千斤是什么概念,他们就是干这行的,自然是清楚又明白,然后危机感就爆发了。

        当然,若是郭去和他们俩一样,只是在街上摆个摊,坐等顾客上门,那还没什么,这样的竞争者,以前也不是没有。但无一不是因为生意惨淡,而中途退出。

        至于原因嘛,他们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哪家想要卖废品,然后就不免去村里卖过废品的人家里问行情。

        名气大就导致,村民的回答只有吴长顺,或者吴明,决计不可能有第三人。

        问题是此前的三元乡,并没有出现像郭去这样“敬业”的收废品的人,即收废品这行当,等于是被吴长顺,吴明两家垄断了。

        垄断了的好处呢,就是只需坐在家里,静等老百姓送货上门,甚至碰上粗枝大叶的老百姓。。他们还可以压压秤。

        这压秤的技术啊,可谓是层出不穷,先是在秤砣里注入很重的金属(密度比铁大),不要多,只需一二两的金属,那就可以实现缺斤少两。

        后来人们发现不对了,技术又被改进,一块大磁铁放在衣兜里,然后只需把秤杆的尾部靠近衣兜,那就行了。

        因为秤杆尾部上是铁制的。

        这些技术被灵活运用于收废品,长久以来,让吴长顺和吴明尝到了甜头。

        当然,就算被拆穿了,他们也不怕,还是因为垄断。

        郭去的出现让他们这十多天的收入,下降了两三成。

        然后他们又看到了郭去堆在供销社里的废品。。再然后,危机感就产生了。

        详细的了解了郭去做生意的事情,两人经过商量,决定去全乡放话,单斤价格比郭去的稍微高一点,不过必须得把废品背到街上,两人摆摊的地方去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