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感触 (3 / 5) 
        “你要记住,无论是内河水战,还是外洋海战,船队最大限度发挥火力,并以此进行机动达成战术,是战斗的核心思想。”
        “所以,抢‘丁’字头中的那一‘横’,是最重要的,而纵队的灵活性毋庸置疑,那么,接战前,己方以单纵队或多纵队进入交战区,然后发挥速度优势,构成对敌的‘丁’字头,才能确保胜利。”
        宇文旭听着祖父的讲解,又用船模进行模拟,很快便领悟到己方抢‘丁’字头、避免敌方抢到‘丁’字头的重要性。
        宇文温给孙子模拟的海战,当然有原型,那就是清末的甲午海战。
        那一战,北洋水师以横队进入交战,船首迎敌,而日军以纵队进入交战,充分发挥了火力优势。
        这一战,后人多对北洋水师以落后的横队接战颇多质疑,但实际上,这不能怪北洋水师的将领指挥水平有问题,因为在北洋水师建军的时候,横队接战是世界各国海军的时髦战法。
        十九世纪后半期,军事技术快速发展,蒸汽船取代帆船、旋转炮台舰炮的广泛运用,使得世界各海军强国对于新形势下的海战该怎么打有很多争论。
        这时,一场蒸汽动力铁甲舰之间的大规模海战爆发了,那就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发生的利萨海战。
        利萨海战的结果,是奥匈帝国舰队获胜,其舰队以横队接敌,靠着船首炮发挥横队火力优势,然后撞入敌阵,用撞角撞击敌舰队,随后切入各船近距离混战。
        所以,当时最时髦的海军战术,就是横队迎敌,发挥船首火力构成T字头优势,经过中距离交战后,各舰撞击敌船后进入近战。
        于是,利萨海战过后,海军强国们建造的铁甲舰,其设计思想,大多都是为了满足横队战术火力最大化(船首火力)及撞击战术需要。
        北洋水师购买的铁甲舰,就是这种船型,适用于横队战术,也就是船首对敌时,己方主要火炮能够瞄准前方。用的是实心穿甲弹。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末,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海军作战战术又有了改进,随着管退炮的普及(射速增加)、炸药的运用(开花弹),传统的纵队抢“T”字头的战术再度“复活”。
        日军的战船,装备了速射炮、开花弹,战术以纵队战术为主,而且战舰的航速提高,于是在甲午海战中,靠着航速和射速,以及更科学、更容易发挥火力的纵队抢“T”字头战术,将北洋水师击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