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时机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四章 时机 (5 / 5)
        宇文温可不想重蹈如此覆辙,他觉得既然要做事,那就得把事做好,不留任何后患。

        他放下手中资料,问儿子:“大郎,依你之见,时机到了么?”

        宇文维翰答道:“父亲,时机未到,最好再等上数年。”

        “哦?为何?”

        “父亲,辽东开发历时近八年,好不容易打开局面,越来越多的中原百姓开始闯辽东,如果东征战事起,恐怕百姓会有疑虑,担心到了辽东后被官府征发随军出征,于是纷纷打消念头,若真如此,那可不好。”

        “灭高句丽之后,百济必然敌意大增,所以皇朝迟早要灭百济,如此一来必然连年用兵,若等中原的电报线路铺设完毕,直达鸭绿水畔,届时官军水、陆并进,协同作战,如虎添翼。”

        “其次,北司如今正张罗着‘东海婢’买卖,还变着法子鼓励百济、新罗乃至高句丽国内贫苦青壮偷渡,此事初见成效,但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时间。”

        “那些偷渡耽罗乃至中原的三国贫苦青年,只要皇朝好好笼络、加以培养、利用,将来官军横扫半岛,他们就是最好的通事、向导和协从军。”

        “将来朝廷在汉四郡故地设州县,委任这些人坐镇地方,他们必然害怕三国旧贵族、豪族反扑,所以会相对忠于朝廷忠诚。”

        “但培养协从军也需要时间,而时间在皇朝这边,所以孩儿以为,灭高句丽的时机从总体而言还不成熟,朝廷不用急。”

        儿子所说,正符宇文温心意,他知道周国的国力日新月异,所以对于完全收复汉四郡一事,根本就不需要急。

        汉四郡故地不仅要收复,还要能够完全“消化”,不然一旦消化不良,迟早被迫“吐”出来。

        李唐灭高句丽、百济,赫赫武功之后,却是渤海国出现、新罗渔翁得利,这又是何苦来哉?

        前车之鉴,绝不能重蹈覆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