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请愿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八章 请愿 (3 / 4)
        关中铁路的意义自不必说,而这十余年来,围绕着火轮船航运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几个利益集团,所以,朝廷要慎重考虑,避免火车运输(陆路)和火轮船运输(水路)发生严重冲突,导致“群情激奋”。

        这是宇文温反复和尉迟炽繁强调的事情,让她好好安抚一下有些坐立不安的外命妇们,因为许多京城权贵和汾水航线有利益纠葛,所以,目前来说,汾水航运不能被铁路影响,哪怕只是流言也不行。

        其实这种担心有些多余,因为修铁路太贵又耗铁,朝廷财政和铁产量撑不住,所以只能优先选择无法利用航运但作用又很重要的要道,修建铁路增加运输能力。

        蜀道就是其一,至于连接晋阳和邺城的太行线,也不是不能考虑,但朝廷没有财力修,只能靠“官督商办”的“铁路招商局”来筹建。

        水运有“轮船招商局”,电报有“电报招商局”,那么陆运有“铁路招商局”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的解释,足以让入宫请愿兼探口风的外命妇们稍微心定,但还不够。

        太子那日提出的第一组方案里,有连接长安和姑臧的“长姑线”,这条对于关中和陇右甚至河西地区十分重要的铁路方案,传出去后,引发出身陇右、河西地区官员的热切关注。

        这条线一旦修成通车,意味着陇右、河西的铁路沿线州县都会受益,从长安到凉州姑臧,两日就到,沿线还能拉电报线。

        陇右、河西地区的棉花、羊毛制品等各类产出,会以较低(相对)的运输成本运抵关中,而来自西域的奇珍异宝,也能通过这条铁路运到长安。

        可以说,这条规划中的铁路,只说“钱途”,就是一条财富之路,把陇右、河西地区的官员、强宗著姓、种植园主、作坊主以及商贾的胃口都吊起来。

        现在说不修

        关陇并称,可不是说着玩的。

        同理,太子的第二组方案,让荆襄、河南、两淮地区的官员欢呼雀跃,因为这方案里的三条铁路若能快速开工、建成通车,沿途还拉起电报线,这就让三个地区的人员和物资往来更加方便。

        尤其“黄亳线”,直接把长江中游地区和淮西、河南通过铁路连接在一起,又和连接黄河、淮水的“河淮线”相连,这同样是一条财富之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