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兴师问罪 (3 / 4)
这两处湖泊生活着大量渔民,他们自幼就在水边长大水性不错,天生的水手娴熟的驾船能力,都是合格的水军兵员而且数量多,召入军中短暂训练一段时间即可成军。
兵员充足而木材也不缺,彭蠡湖畔树木丰盛,不说渔船成千上万,就是水军的大船也比郢州的多上许多,加上数万娴熟的水军士兵,江州水军对于击败周军充满信心。
“大王,北面的策湖确认没有异常。”一名将领近前禀报,陈叔坚点点头,他转过身对旁边的将领行了一礼后说道:“此战就有劳诸位了。”
“不敢当,为国奋战理所当然!”众将亦行礼朗声说道,此战关系郢、江二州安危,是陈叔坚召集众将商议后做出的决定,也就是说胜败在此一战。
陈叔坚亲自领兵主要是为了鼓舞水军将士,而具体作战指挥则由水军将领们进行,此次作战前他们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长短,已经做了万全准备。
眼见着双方船队渐渐接近,距离在渐渐缩短但还要过一会才接战,陈叔坚再度回想各处细节,以免有准备不当之处影响作战。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峥嵘洲之战那种情况再次发生。
那一战,周军利用巴口附近一处大湖临江的特点,预先埋伏大量战船在其中,待得陈军杀到上游的峥嵘洲后,周军来了个匪夷所思的陆地行船,从那大湖搬运战船入江抄了陈军的后路。
此次双方在西塞山江面大战,又有类似的情况:西塞山对面的北岸,内有大湖名曰策湖,相传为三国时江东孙策操练水军之处,此湖离江边极近又有水道勾连,关键是位置正好在陈军后方。
策湖口附近原有陈军营寨。为之前西塞山横江铁索的北岸固定点,后来西塞山失守这营寨也被周军攻破占领,不过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陈军派出战船接近岸边侦查。
桅杆上的瞭望手仔细观察湖面是否隐藏有战船,或者是能运输战船入江的道路,为了慎重起见还凿沉几艘战船挡在策湖口边。
现在得到的侦查结果是策湖无异常,策湖南岸离江边只有数百米远,近岸的战船凭着桅杆的瞭望手可以看清湖区,所以周军在湖里藏匿战船的可能性很低。
当然战船若是在策湖深处他们也看不见,但是这种距离要想划船到南岸耗时不短,再要入江抄后路也来不及,所以陈军可以放心的接敌,不怕有战船从后面袭来纵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