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泪水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泪水 (2 / 4)
        岭表,有名的烟瘴之地,外地人去那里能否活过一年都不知道,更别说官府是让囚犯们乘坐海船南下,若倒霉的话甚至连岭表都没到,就在半路葬身鱼腹了。

        许多囚犯听得这一结果之后,要么放声大哭,要么瘫倒在地,为这种生不如此的刑罚而悲痛欲绝,心中悔不当初。

        年初,有官府做靠山的日兴昌柜坊在河南各地发放青苗贷,利息很低,低得让人不敢相信,面对这所谓的“利民贷”,各地许多百姓却将信将疑,不敢去贷。

        日兴昌柜坊,位于山南黄州,不是河南本地的柜坊,许多一辈子都没离开家乡的人,根本就不敢相信日兴昌柜坊真的是好心放“低利贷”。

        他们总觉得日兴昌是在骗人,即便日兴昌的掌柜、驵主、伙计们不断的宣传,说青苗贷多么多么的划算,即便官府也说日兴昌不是骗子,但很多人依旧不敢相信。

        更有甚者,有不明真相的平民,被一些谣言所迷惑,被一些人鼓动,认为日兴昌柜坊是人贩子,骗子,群起而攻之。

        各地接连发生围攻、殴打日兴昌柜坊掌柜、驵主、伙计的事件。事态严重的,甚至闹出了人命,把日兴昌的人殴打至死。

        闹出了人命,各地官府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派出兵马四处搜捕行凶之人,为此牵连甚广,一时间各州郡牢狱人满为患。

        对此,许多参与围殴的百姓不以为然,大家都觉得当时自己只是凑热闹,不是主谋,也没有亲手打死人,更别说“法不责众”,官府不会把没有亲手杀人的自己怎么样。

        现在,判罚出来了,基本上除了真的只是围观的那些人之外。。其他人全都被处以流刑。

        流放的距离有远有近,近的,不过是从一个总管府流放到另一个总管府,到那个总管府的纺织局名下纺织作坊去干活,当纺织工。

        远一些的,是被流放到山南黄州,同样是在纺织作坊里做事。

        这两处流放地,还算是好的,毕竟只是在纺织作坊里干活,累是肯定的,但好歹距离家乡不算太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