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下套 (3 / 4)
那么“金银陌”从哪里来?
用“明德通宝”兑换得来。
广陵白银交易所的银价,是建立在“明德通宝”币制基础上的“每斤白银一千文”,每年的白银供应额为一百万两以上。。全都是靠北洋贸易公司从倭国做买卖所得。
倭国在北洋贸易公司的帮助下,极大改进了挖矿及冶炼技术,所以银产量大增,北洋贸易公司每年都从倭国赚回大量白银。
上缴国库的白银,平均每年在一百三十万两左右,这些白银极大缓解了财政收支紧张的局面。
现在若实行白银交易所制度,意味着朝廷下了血本,将好不容易赚回来的白银,留下小部分存在国库,把剩下的白银都放在广陵白银贸易所出售。
一百万两白银,听上去好像很多,然而民间对于白银的需求是没有上限的,每年向民间“投放”一百万两白银,说多不多。
所以宇文仨兄弟根本就不明白这算什么“下套”。
儿子听不懂。。宇文温不急,开始耐心剖析他的“圈套”是如何运作的:
第一步,商贾要用成色十足的五铢钱(好钱)兑换“明德通宝”,这个步骤,在全国各地都能进行。
第二步,用“明德通宝”兑换“金银陌”,这个步骤,只在全国少数几个大都市及商业都市才能进行,其中包括广陵。
走完这两个步骤,朝廷实际上占了“一兑三”的便宜,即用一份铜,兑换民间人士(商贾)手中的三份铜。
第三,民间人士在广陵用“金银陌”买白银。
一枚金银陌的重量和“明德通宝”相近,含铜不超过二铢,十枚“金银陌”,含铜不超过二十铢。
十枚“金银陌”面值一千文,能买一两白银。
这白银若是以五铢钱(好钱)来买,也是一千文,其中至少含铜四千五百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