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少年分校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5章 少年分校 (2 / 3)
        高方平又开始对小孩子洗脑了。

        孩子们是单纯、又是对一切都好奇的,不假思索的便觉得大魔王念的东西是将来的美好画面。于是就跟着使劲的念,气势越来越强大。

        大宋懒散太久了,懒散奢靡的气氛是深入人们的骨子里的,苦人虽然不能去享受,却不影响他们崇拜羡慕懒散奢靡的士人。所以蒙学,蒙的不是学问,而是思维挂念和意识形态。这就是高方平的教育战略。

        观念不改,少年学堂的建立就没有意义,国朝没有那么多的官位给他们去竞争,最终就是镜花水月。

        小孩子们学会了《怒发冲冠》后,老裴带着两个捕快怒气冲冲的来了。

        于是把孩子们交给梁希玟继续调教,高方平出来,约了老裴去一个角落里密谈。

        裴炎成不怀好意的道:“高大人似乎搞忘记了,这里是大1名县而不是郓城,你只是名誉校长,若是想在大1名县拥有影响力,也不是说不可以,那就得有实际的东西。”

        高方平摸着下巴考虑了片刻,便伸出一个指头道:“若是你承诺,大1名县官办少年学堂的教材,采用郓城模板,那么本官以郓城的名誉,捐赠你治下的学堂一万贯专项资金,用于培育黄金一代成才,将来视情况、视规模,还会给予追加资金。”

        裴炎成一掌把他的指头打开道:“少玩虚的,应用郓城的教材毫无问题,天下事都是钱的问题。然而我要求两万贯起步,并每年递增一层。”

        高方平舔了舔嘴皮,很是有些心动。这是用大1名县的人,培养高方平的少年军了。

        什么地方上的学真的不重要,事实上高方平也不可能把全国的优质少年集中到郓城去,其实只要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一代,就会是合格的一代。什么地方的人,将来需要的时候全国紧急动员,集中,加以严管,那就会是一只合格的高素质军队了。

        分地方培养,在政治上也有一个天大的好处就是避嫌。

        否则目下是因为郓城的规模还不大,所以没人说。其实如果数量太多的话,难保张克公又要弹劾高方平培养“少年死士”了。

        但是如果全国各地的开花,形成了一种传统和气候,就没有这样的政治风险了。这些爱国新一代或许有天会在高方平的麾下效力打仗,但他们不是高方平的死士而是国家的死士。换个不是高方平的韩世忠、梁红玉、岳飞等等人随便,少年军也都会很好的跟随作战。

        所以此点上来说,也是黄金一代培养的关键路口,老裴是否加入显得非常重要,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