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年关 (1 / 4)
年关,年关。
对于富人来说是过年,对于穷苦人来说就是过关。
尤其是大唐北方,冬日天气寒冷,野菜野草都已经枯萎。
没有粮食没有钱财的百姓只能去地主家借粮。如果借不到粮食,那将意味着会死人。
所以那个时候开始百姓在秋天作物成熟的时候开始备一些枝叶,把它们晒成干菜,以备不时之需。比如菘菜,萝卜樱,只要能吃的东西就能做。
这个习惯一直传承到新中国建立后八十年代。
甚至现今还有人在弄。
不过现在主要是调剂一下冬天的菜品,而不是作为一种粮食在吃了。
洛阳城今年就好了许多,因为王震为了赶进度。请了许多贫苦的百姓来做工。和对刘远三家的家奴待遇一样。每日二斤粮食,中午还管饭。虽然吃的只是杂粮饼子加上菜粥。可是里面的营养和盐分,让来的人乐此不彼。甚至每天都有新的面孔加入。
而龚世同为了赶进度,基本上来者不拒,甚至还说多多益善。
还好老二长孙铎家的那批粮食还算不少,要不然就是买粮食,就后兄弟几个喝一壶了。这个时候的粮价可不是太宗时候的几文一斗好米。
天宝五年,米价就到了二十文一斗。
这还是一般的米。
精米已经到了三十文以上。所以。。如果只靠用粮食来付工钱,虽然很实用,可是做起来也相当的不容易。
那个时候可不是后世,物资极大丰富,你想要多少粮食都能买得到。
后世你买的越多越便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