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江陵古渡 (2 / 3)
“哈哈,大郎你啊。好吧~某服了。”长孙铎大笑着指着王震的。
“传令下去,今日休息,明日一早恢复训练。”
离开襄阳,王震等人恢复了一日两训练的习惯。除此之外,每在船上的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等能做的训练都在慢慢的加上。那群公子们也渐渐习惯,为了娱乐,后世的跳绳,踢毽子,王震都拿了出来。更有甚者,竟然开始在船上练习颠球。创始者就是封破虏,一日间就传变了船队。因为他们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是没意思的。主要是因为王震对他们照鼓也够好。没有每硬逼着他们行军,还有酒有肉的。把一群整日吃喝玩乐的公子们圈在船上,还不出事已经是王震最大的努力了,
随着船队向南,气反而热了起来,因此虽然北方已经进入秋季,可是他们并没有什么感觉。这一日他们终于来到了江陵。
江陵就是后世的荆州,北依汉水南临长江,东可以顺流而下直达江。西控巴蜀,但凡是巴蜀之地来的船只都要从这里过。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这里就是一个焦点。
王震带兵从江陵渡口下了船,然后找了一片空地扎营。他们是行军,一般情况下是不准扰民的。他们在江陵将修整一日,然后换乘更大的帆船。
那么有人问了,大唐的时候,有没有船可以逆流而上呢?肯定是有的。三国时期就有了。只不过古代逆流而上就两个方法,用帆,或者拉纤。大唐最着名的诗人李白曾经有一首“上三峡”的诗写了他坐船逆流而上的焦急。
巫山夹青,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三峡确实是长江中最艰险难走的一段,但李白借此想表达的是他在逆境中郁闷到极点的心情。他船在黄牛峡走了三三夜还没走出去,自己因为船行如此缓慢而愁白了头,但是由此可以证明如果没有风,需要多久才能到达剑南道了。
有的人会,可以划船,那都是电视上才有的,多大的桨才能用?如果在水流湍急的大江里划大船逆行而上,走不走的动还是未知数,反正到现在王震没见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