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芣苡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芣苡 (2 / 3)
        毕竟从下一句的转折就看得出来,题诗之人压根是哪非亲非故的途径者,若是源自早些前造化弄人无法赶来扫墓,之后,终于风尘仆仆赶到了,也因该描述那五味陈杂的心情,或者回忆过往的用词比较多,也必然低沉压抑贯穿始终。而不是‘风轻云淡’提及一句,又波澜不惊提及下一句。

        但综上所述,不管是‘风轻云淡’还是‘波澜不惊’,白岙帝君的意思并非是在题诗者只是随心所欲一时兴起。

        因为单纯叙事的话,用词无论多平淡无奇都是讲究的。

        尤其是‘阡苡’这名字——起名人煞费苦心,特地留下二句并非某本书中节选的诗词来解释……大约,这二句诗是起名之人发自肺腑又独一无二的心思。

        这心思白岙帝君反复思来想去,心谨慎的解读。最后,试探的问:“‘阡陌’,‘与彼岸’的花——莫非所指曼珠沙华或者曼陀罗华?

        传中,幽冥鬼界的地狱中,就在三途河旁边就有大片盛开的引魂花,也做涯花。据花开荼靡蔓延千里,不是猩红惊悚的一片,就是素白无华的满地,之后就有人此花吸摄了三途河的水——三途河中有人们遗留下来的大量罪恶,这些罪恶本理难容,于是神明经过,留下花儿的种子使之渡化忘川罪恶。之后,果真‘立竿见影’,罪恶侵蚀着花儿的根茎最终融为一体。

        但问题是罪恶是源源不断的,幽冥鬼界的地界是有限的,花儿实在难渡……所以时间一久三途河又成了那死气沉沉的模样。

        也有人是,此花就是罪与恶凝结而成,总归众纷纭,没个头绪,但众口一致的称它们‘罪之花,恶之灵’。

        此花有两种颜色,春分彼岸是红色的曼殊沙华,秋分彼岸是白色的曼陀罗华,而此花的特点是三千年开花,三千年落叶,并且开花不见叶,见叶不开花。固而时常被用来形容人永隔不相守,穷途末路难相见,之后又演变成表示类似老死不相往来的思念之情的寄铜…”

        阡苡并未否认,反而觉得白岙帝君言辞恳切,合情合理——其实阡苡自己也不知道名字的意思,所以听到有人分析得中肯,自然一派兴致勃勃。

        而白岙帝君看着阡苡如此愉快的反应,自然津津乐道。又:

        “彼岸花都开败了可见时间,但车前子还保留了春母之心……前一句用作定格时间,可暂时忽略不计,后一句,车前子常见,味道微苦……作用是……”

        闻言阡苡慌忙矢口否认,“不对,不对。芣苡草虽然是车前子的意思。但此芣苡,因该不全是车前草。而是源自一诗集: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