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儒道大兴 (1 / 3)
其中有一位正在给人把脉的额头隆起的行走郎中,并有星光落在这行走郎中手中的一本书上,书名《青囊经》。
也有星光透过一座茅草屋顶的茅草,照在一位侧躺在榻上呼呼大睡身着八卦袍的男人身上,这人呼噜声不断,似在酣睡,有一缕星光分出,落在一个挂在墙上的弩上。
亦有星光落在一红面髥须公身上,使这人脸色越发的红,手中的青龙偃月刀越发的神异和显得灵性。
有星光落在某桃园深处,有星光落在江河湖底,有星光落在大山深处,也有星光落在平原农田,有星光落在破烂茅屋,也有星光落在富贵人家,有星光照在破烂庙宇,已有星光照在大庙大观。
历经一个月的地元气降临,如今一个月后,三国内无数地方再次获得上文曲星光加身。
也在这一日,有龙吟声传下,一条龙悬浮于长江之上,望着一艘船上的一位大学士,声如雷鸣,口道感谢。
再经一月,三国终于稳定下来。科举制已经在三国内推行,大刀阔斧,不少官员从原本的位置上纷纷落马,被人秋后算账,一些想要隐藏走后门的官员已被各国朝堂揪出,纷纷撤去职位。
文报也平稳进行,一周发行一次,不再记录民间之事,专门记录大儒以上言行和科举制等等事宜。
此刻,每国、每州、每郡、每县都已经开始建书院,虽然花费的人力巨大,但是好在三国的官方给出的银钱也是丰厚,没人有怨言,就算是有人想从中克扣一些羊毛为自己所用,也立刻被圣庙所察觉,施以惩治,便没人再敢做动作。
如此又过了半年,三国已然稳定下来,书院已经开始运行,因为科举制提前运行,已经有不少获得文位加身的官员在各地方上任,三国蒸蒸日上,一片繁荣景象。
在这繁荣之中,商道开始全面使劲发展,商道逐渐发展到巅峰,其中以齐家商行为尊,齐家商行已经完全发展到三国各个地方,甚至就连的一县之地,都能看到齐家商行的身影。
而原本以农为本的农业,并没有因为商道的发展而有任何的地位改变,农业还是三国内的官方主要支持的行业。甚至在文气盛行之后,各个地方官员均是发挥国家所给予其的国运力量,掌控当地的风调与雨顺,使粮食逐步稳定增产。
与此同时,也有农家人钻研农业之道,发明了以文章保粮仓的方法,不少与农业有关的文会开始在各个地方盛行,这些读书人开文会,只为一个目的,那便是让粮食不受灾等环境影响,增加粮食产量。
与农业有关的文会有祈雨文会、止涝文会、祛蝗文会等。因农业文会的发展,也开始逐渐衍生出其它关于文学的文会,如踏青文会、节日文会、劝学文会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