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京
  道衍如约在三天后,带着自己那少的可怜的行李,住进了雍王府的小佛堂里,每日专心礼佛朱棣实在是对道衍不放心,也不好派人紧盯,索性提出想要著书,以此为由让道衍终日忙碌起来这天太子再次上门,不等朱棣行礼就一把拉住他,激动地开口:“老四,你也在家歇够了吧,二哥给你找了个好差事,皇阿玛已经准了让你替他去南京祭拜明孝陵!怕你路上闷,特地求了十三弟陪你。”

  去南京祭拜明孝陵!这算哪门子好差事,哪怕自己还是朱棣的时候,都不愿意去祭拜,总是派高炽父子代替现在成了清朝皇子,反而跑去祭拜,父皇若是地下有知只怕会气得从陵寝中跳起来!

  朱棣试探着问太子:“已经定下来了吗?皇阿玛什么时候下旨?能不能不去?李氏马上又要临盆,我想……”

  太子摆摆手:“别,千万别跟皇阿玛提这茬!二哥提前给你透个底,皇阿玛前些天还在念叨说你府上全是汉族格格,这次选秀让你嫂子给你挑两个好生养的满族格格。”

  路上朱棣回忆起当初的点点滴滴,自己初到北平人生地不熟,全靠岳父每日带在身边言传身授,一边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自己,一边还要防着父皇的猜疑,小心翼翼地与自己保持这君臣之礼前世也只有在登基后。。才能毫无顾忌地在岳父墓前行大礼,把新皇登基必须祭拜岳父写在诏书里,可这不够!远远不够!做再多也回报不了岳父曾带给自己的温暖!

  徐达的墓已经彻底荒废了,毕竟定国公后人被李自成所杀,魏国公后人降清后被贬为庶人,这里自然无人照料,朱棣难过地抚摸着磨损的墓碑,喃喃自语道:“对不起,岳父大人,我现在只能让人来简单整理,更多的我现在这个身份做了,只怕会给您,给徐家后人带来麻烦。”

  道衍在旁摆好香案,点燃一把降真香递给朱棣朱棣接过,恭敬地举着拜了三拜,小心翼翼地插在道衍带来的香炉中,这才退后认真行完三拜九叩的大礼,这才在道衍的再三的催促下离开因为不愿在南京多待,次日朱棣就前往明孝陵祭拜,因为之前皇阿玛的数次祭拜十分隆重,不仅行三拜九叩的大礼,甚至还让人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四个字:治隆唐宋。…。 的是恐惧,对父皇的恐惧早已深入骨髓祭拜大典后朱棣带着道衍漫步在钟山上,十三在旁边开口道:“四哥,皇阿玛曾夸赞过明太祖朱元璋很厉害不管是上马打仗,还是下马治国,你给我讲讲他的丰功伟绩,好不好?”

  朱棣和道衍相视一笑,走过来拉住十三,详细地讲述遥远的往事:“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明太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至正三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明太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明太祖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为了活命,明太祖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十三听得不住点头,时不时称赞朱棣记性真好,学识渊博,惹得道衍在旁不住摇头苦笑

  。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