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喜
朱棣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里面吩咐下去,看看看看这徐大富家,当初到底是否犯事,又是为了何事?
这并不难查,能把御医满门抄斩的,绝不是小事,太医院肯定会有详细的记录,但后面被救,却透着诡异,这种大罪只能是皇帝本人开恩赦免,却又实在是不符合崇祯小儿的性子再联想到徐大富身上的那些奇怪的点,虽说贪生怕死,乃是人之常情,也能解释的通。可朱棣就是敏锐地察觉到背后另有隐情,甚至还带着隐隐的期盼不过三天,苏培盛就拿回了暗卫收集来的资料,朱棣心中涌起一丝激动,飞快地夺过,全部倒在炕桌上随意抽出一张上面是一张简易的徐家家谱,只有寥寥数代人,起始的便是一个叫徐半夏的人,他果然是崇祯年间的太医院院判徐大富的曾祖父徐阿福便是此人的庶出小儿子,让朱棣疑惑不解的是他们这一支看起来似乎有些备受冷落起名都非常的随意,大富、大贵,顺溜、顺遂、顺利,平安,阿福,寓意不错就是随意了点,反观笔,说朱慈灿午睡时猝死,这种大事如何能够这般简短,丝毫没有提及尸身有何异象甚至按照最后释放徐半夏的时候的说法,是奶娘心疼幼小的朱慈灿一直生病喊痛,一时迷了心智,用棉被捂死的!
这简直荒谬!朱棣心中突然闪过一丝荒唐的念头,强压下心中的慌乱,再次翻出徐阿福的详细资料对比他和朱慈灿同龄。。只是一个生在年头,一个生在年尾,原本健康的孩子,因为年幼坐牢时伤了身子,留下咳嗽的病根难道说徐阿福就是朱慈灿!可是不合理啊!那时候大明江山已经风雨飘摇,但毕竟还在强撑着崇祯为何要把一个皇子变成一个御医家的庶子呢,御医地位不仅不高,而且盛怒之下被打被杀乃是常事,甚至连累全家都不是什么稀罕事何况还是扮成庶子呢,更是要受尽冷眼,被主母和嫡出兄姐欺辱,当然若是崇祯还在的话,徐家人肯定没有这个胆子但朱棣还是觉得很荒唐,朱慈灿已经三岁了,是个记事的孩子!就这么身份大转变,就不怕他哭闹着要回去吗?
朱慈灿的身体再差,
这却能完美解释,之前自己心中所有的疑问
。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