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渊源(上)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 渊源(上) (2 / 3)
        甫君凌叹了口气,很多事他是不想提起的,可是他不愿对扶罗有半分隐瞒,见扶罗清澈的双眸中满是好奇,遂缓缓地:

        大约百年前,在雒邑做皇帝的既不是现在的宇文氏,也不是后来的燕国林氏,而是皇甫氏,国号为赵,那时的皇帝叫皇甫渊,史书上称呼他为哀帝。

        这位哀帝平日里猜忌心极其强烈,对所有皇甫氏族人都保持着警惕心,生怕有人会觊觎他的帝位。

        皇甫氏的许多族人被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流放下狱,一番杀鸡儆猴下来,倒也起了作用,整个皇甫氏被弄得派系林立,互相争斗,可再不敢对他有任何不敬。

        可笑的是,这位哀帝做梦都想着长生不老寿与齐,好永世都能坐在这个皇帝的位子上,却不想不到四十五岁就突然暴毙了。”

        “是被什么人暗害了么?”扶罗忍不住问道。

        “不知道,”甫君凌一脸漠然,似乎这个人与他根本没有本分干系,“这就是史书上的记载,没有人清他是如何暴毙的。”

        “那后来呢?”

        “因为他是暴毙,生前没有立下太子,整个朝堂登时混乱不堪,最后当时的宰相林若拙和各派系的皇甫氏在几次交锋后,终于达成妥协,扶立了一个不满一岁的婴孩即位为皇帝,后来史书上称他为赵少帝。

        其实林若拙和皇甫氏各派之所以拥立一个人事不知的婴孩,都是各怀鬼胎,林若拙想独揽朝政大权,而皇甫氏各派被赵哀帝的杀戮迫害吓破哩,生怕捧他的长子上位,会遭到同样的待遇。

        更糟的是,当时一直有传言,哀帝正值壮年却早逝,恐怕是被自己族人所害,哀帝的长子更是对这传言深信不疑,更放言若是他登上皇位必会彻查哀帝到底为何人所害。

        这样一来,各派的皇甫氏更不敢拥立他,生怕遭到报复,可无论如何拥立一个婴孩,朝政会更加混乱,当时皇甫氏有一派坚决反对,可纵使口中的道理再正确,也敌不过众饶私心。

        那个婴孩即位后,林若拙和各派皇甫氏用尽招数排挤反对的那派,最终逼得这一派的缺众宣布破出皇甫氏,从此与皇甫一门再无瓜葛,为了跟皇甫氏一刀两断,他们把自己姓氏中的皇字拿掉,改姓甫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