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只有一个张一谋 (2 / 2)
2002年,《英雄》横空出世,这部集结了当时华人领域最佳阵容的电影,2.5亿的票房,占了当年整个内地票房的四分之一。然而随之而来的批评却不绝于耳,剧情的堆叠,故事的鸡肋。高度的缺失....,但这部电影却成为中国在国外票房的最高峰,至今无人超越。
商业大片时代的到来,确实带给了电影一阵浮躁之风,随后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口碑扑街,直到明年的《影》,张一谋的武侠梦始终未断,却给出了商业片崭新的答案。
说点八卦,当年李鞍拍《色戒》,一开始他心目中的角就是张艺谋,以至于电影造型师一开始都是拿着张一谋的照片来练习的,后来被张一谋拒绝,主演换成梁朝伟,但是张一谋的想象已经刻在造型师的脑子里了,于是他们把梁朝伟也照这张一谋的模子来化妆。
2007年李鞍凭借《色戒》在威尼斯拿了一座金狮。。而那年威尼斯影展的评委会主席就是张一谋,当时媒体还盛传评委会内部争议很大,张一谋力排众议,把金狮给了《色戒》。而那年威尼斯的失意人中又有著名导演姜闻和他的《太阳照常升起》。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就是观赏性强,说通俗一点就是好看。和同代导演相比,张艺谋一直是商业化程度很高的导演。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是故事不闷,视觉惊人,商业气息重,他的电影很早就开始走国际化路线,国外的艺术院线是张艺谋电影的主要市场。
从菊豆开始,他的电影几乎都有来自海外的投资、RB、香港、台湾。可以说当时他不仅是电影奖项的宠儿。。也是国外艺术院线的宠儿,而这些电影在国内的票房成绩其实也不差。
“你看看国内的女演员,谁不想参加老谋子的电影,冯裤子尽管商业电影水平不错,但他自己都越拍越迷糊,只要是有眼光的演员,都不会对他抱有太大的希望!”
“那还有陈楷歌导演呢,《霸王别姬》我们在上戏的时候,几乎每年学校都会拿来做艺术赏析,总不能说陈导也没水平吧!”
坊间流传最广的陈楷歌段子,是1988年有天晚上,回家之后的洪晃跟他说,张一谋的《红高粱》在柏林拿奖了。陈楷歌正坐在马桶上,没说话。十分钟后,突然冒了一句:丫不就我一摄影师呢!
陈楷歌的《霸王别姬》可能已经做到了电影能做到的一切,“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
用这句话评价陈楷歌电影相当精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