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龙紫璇 (1 / 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道之行书海阁网()”查找最新章节!
蒜山渡口易守难攻,有多少长生军的性命也填不满那渡口。
长生军一名祭司眼看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退。他亲眼看见孙恩落入江中,生死不知,现在长生军中他的级别最高。
长生军伤亡惨重,再一次退回了海岛,蛰伏起来。
京口城中欢呼震天,满城军民都在庆祝胜利,刘裕成了他们的英雄、他们的神。
战报传到京城,司马元显非常惊喜,反复确认之后才敢相信这是真的。前一段时间桓玄非常“忠心”的表示要率领荆州大军东下,助朝廷平定孙恩之乱,司马元显当然知道桓玄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他忌惮东西两面受敌,所以只好暂时安抚桓玄。现在好多了,孙恩这个心头大患已除,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桓玄了。
另一点让司马元显感到可喜的是,北府军中人才济济,在平定孙恩的战斗中迅速崛起的刘裕,声望和战功已经仅次于刘牢之。刘牢之几十年征战,虽然战功赫赫、颇有威名,但毕竟上了年纪,而且他已经坐上了王恭之前的位置,位高权重,朝廷依赖他同时也忌惮他。现在北府军中有了新人崛起,这是朝廷乐于看见的好事。
这一次朝廷调遣驻守会稽的刘牢之救援京口,以解京城之围,刘牢之的大军甚至还没赶到京口,刘裕就已经干净利落的打败了长生军。
对司马元显来说,喜事还不止京口大捷这一件。他今天还收到了一个人的信,这个人就是武昌太守庾楷。
庾楷是前豫州刺史,本来与王国宝一样都是司马道子的亲信,当初皇上司马曜驾崩,王恭进京吊唁还带着兵,司马道子担心王恭借机向自己发难,还是庾楷带领豫州兵进京支持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和王恭双方才没有擦枪走火。但不久之后,司马道子竟然割了庾楷的豫州四郡给江州,想要加强江州防御,以防备上游的荆州刺史殷仲堪作乱。这让豫州刺史庾楷非常恼怒,于是主动联络了王恭,与王恭、殷仲堪等人一起,打着“讨伐司马尚之”的旗号,欲挥军进京!没想到相王府暗中拉拢了北府军将领刘牢之,王恭被擒杀。朝廷还使了一招离间计,重用桓玄和杨佺期,用他二人牵制殷仲堪,讨伐大军同盟轻易就出现了裂痕。庾楷也在大战中不敌谯王司马尚之和丹阳尹司马恢之兄弟二人,战败之后投奔了桓玄,桓玄给了他一个武昌太守的职位。
也许是从刺史做到太守,庾楷在桓玄手下干的很不开心,跟这个贵公子哥合不拢。也许是庾楷经过上次讨伐司马尚之失败一事得出了教训:还是站在朝廷一边比较稳妥。总之庾楷眼看桓玄踏着殷仲堪、杨佺期两位盟友的尸骨踏上高位,并且和朝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他越来越担心自己受到桓玄连累。
于是他给司马元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桓玄刻薄寡恩,眼高于顶,连续吞并了盟友殷仲堪和杨佺期,原来荆州、雍州的众多下属官员们都对他有很大意见,不肯听从他的命令。建议朝廷出兵讨伐,剿灭桓玄,我愿意充当内应。
司马元显正对桓玄看不顺眼,庾楷这封信来的正是时候。恰好现在孙恩也已经平定,司马元显决定:全力讨伐桓玄!
京城中于是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战争。
京口还沉浸在胜利的巨大喜悦中。
刘裕的将军府上来了一位朋友,正是姬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